長安城外,一條官道上。
李世民、程咬金等人帶著兩萬兵馬向慶州方向出發。
兩萬人,把隊伍拉的很長,李世民走在前面,陽光照下來的時候,隱隱還有一些暖意。
這個時候,程咬金在旁邊有些憋不住,就說了起來。
“王爺,聽說秦天這小子,一大早就去參加什麼踏青詩會去了,他奶奶的,我們去拼命,他卻吟風弄月,老舒服了,我懷疑這小子不肯跟著我們去,就是為了圖舒服。”
程咬金忿忿不平,主要還是有秦天跟著,他覺得有趣。
而且,萬一秦天又鼓弄出了什麼玩意,他也好立馬知曉啊。
可這小子現在真跟一群人喝酒作詩呢,說不定還會叫上幾個歌姬舞姬什麼的來助興。
想想都覺得不平衡。
而李世民聽到這個之後,不由得凝起了眉頭,暗想自己是不是真的被秦天給騙了?
打仗這種事情,有他父皇管著,誰敢在糧草上做手腳?
當時怎麼一時心軟就同意了?
想著,李世民覺得自己是不是現在派人去把秦天給抓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後面突然飛奔而來一批快馬,那快馬一邊跑,上面的人一邊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那人這麼喊著,全軍將士頓時渾身一震,士氣大盛,他們也不明白怎麼回事,也都突然跟著喊了起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將士們喊著,士氣越發高漲,李世民一愣,暗想好氣魄的詩句啊,不多時,那人已來到了前面,李世民問道:“那來的詩句?”
“回王爺話,踏青詩會那邊,秦天寫的詩,孔大人命我傳來的。”
孔穎達是李世民十八學士之一,他之所以要讓人寫跟出徵有關的詩,就是想徵集一句用來提高士氣,幫忙李世民。
所以看到秦天的詩後,他立馬派人傳了來。
李世民聽完,又是一愣:“秦天寫的?”
“沒錯。”
李世民點點頭:“這小子不錯,好,那我們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一眾將士又高聲喊了起來,接著繼續前進,不過李世民卻也讓探子時刻打聽踏青詩會上的情況,一旦秦天又有新作,立馬來報。
長安城外李世民的情況,秦天這邊的人並不知道。
三十首詩大家欣賞了很久,除了秦天這首《從軍行》外,也還有其他人的詩很不錯,不過他們都不夠秦天的詩有氣魄。
這樣欣賞完後,三十名晉級的人被叫了出來,然後開始寫第二輪的題。
第二輪的題是由另外一名大儒站出來出的,不過他也不算出,而是拿出了一個箱子,裡面全是紙團。
“我們都知道,科舉考試,寫詩的時候有一個指定的試題,我們常稱之為賦得,今天,這裡有三十個試題,你們每人抽一個,然後以此為題,各寫一首詩吧。”
這名大儒說完,其他人便按照順序一個接著一個的走來抽取自己的試題,秦天比較靠後,隨便抽了一個便去到自己的桌子上了。
這個時候,其他人已經開啟自己的試題開始構思了,秦天也沒閒著,也立馬開啟來看,只見自己抽到的是:古原草送別。
抽到這個時候,秦天撇了撇嘴,也不假思索,直接提筆在紙上寫道:賦得古原草送別
一首詩,秦天一蹴而就,立刻寫完,這樣寫完之後,便停筆閒看,這時其他人都還在埋頭苦寫,不過那個崔言,卻也是寫完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