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心有不甘,可是無奈之下的公孫瓚也只能率領大軍匆匆撤離。
“哼,雖然我最終失去了薊城,可是你也休想得到什麼,我留給你的,將是一座空城,而且等到將來我也一定會殺回來的!”
扭頭望著身後熊熊的火光,公孫瓚的臉上扭曲著,銀牙緊咬,默默說道。
“主公,走吧!雖然這樣做的確對不住滿城百姓,可是卻也是拖慢劉和行軍步伐的無奈之舉,相信上天一定會明白的。”鄒丹還以為公孫瓚的心中有愧疚之色呢,來到公孫瓚身邊輕輕勸解道。
“……走!”公孫瓚也不解釋,默默地率軍前行。
可是走了沒有五里地,突然聽得一陣鼓聲傳來,隨即就見一將大聲喝道:“公孫瓚狗賊,竟然做出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你往哪裡跑?納命來,南陽甘興霸在此!”
隨後就見數千將士尾隨著公孫瓚大軍一頓追殺,直殺得公孫瓚麾下大軍屍橫遍野,血染大地,奮力的逃出了十餘里方才作罷。
“可恨,這個仇我一定回報!”公孫瓚在確認自己安全之後檢點人數,發現己方竟然折損了一千多人,不由得咬牙說道。
然而就在這時,忽然聽得一人笑道:“可是公孫瓚狗賊?西平麴義在此,老賊,還記得當年界橋之戰否?那一次沒能要了你的命,今日我看你還往哪裡逃?”
“竟然是麴義這廝?”聽對方自報姓名,公孫瓚及麾下將士全都驚恐不已,因為界橋之戰的時候,麴義早已兇名遠播,對他們來說,此人簡直比顏良文丑還要可怕,所以驚慌之下連忙縱馬逃走,被麴義率軍在陣後一陣追殺,又損失了三千餘人。
經過接連的損失,這時候公孫瓚身邊已經只有四五千人,可是沒想到剛剛逃出十餘里,突然又見一支軍隊從背後殺出,陣後走出一人,白馬銀槍,滿臉的堅毅之色,大聲喝道:“公孫將軍,別來無恙乎?常山趙子龍在此恭候多時了。”
公孫瓚一聽來人竟然是趙雲,立刻抖擻精神,打馬上前幾步,大聲罵道:“趙雲,你這逆賊,昔日在我帳下不辭而別,沒想到竟然投奔了劉和,而且還敢到這裡來攔我。”
回顧左右,大聲喝道:“傳我軍令,殺死逆賊趙雲,賞千金,官升三級。”
“殺!”隨即便見麾下將士向著趙雲殺了過去。
趙雲所帶軍馬雖然不多,卻也沒有絲毫懼色,隨著趙雲在公孫瓚陣中來回衝突,簡直就是如入無人之境,凡是敢於阻擋的敵軍將士紛紛落馬,只是片刻之間,就已經有二三百人命喪他們的手下,而在這其中,僅僅趙雲自己就殺敵百餘人。
“我之前怎麼不知這廝竟然如此英勇!”公孫瓚見趙雲如此英勇,縱然是麾下的白馬義從都不敢與之接戰,頓時長嘆一聲,下令大軍立刻逃走。
然而卻沒想到趙雲坐下照夜玉獅子乃是千里寶馬,雖是後發,卻是先至,長嘶一聲,單人獨騎對著公孫瓚的方向衝了過去。
“攔,攔住他。”看到這一幕,公孫瓚之弟公孫越見狀,頓時大聲喊道。
其實不用公孫越吩咐,公孫瓚身邊的白馬義從也都打起精神,對著趙雲展開了圍攻,只見箭如雨下,紛紛向著趙雲招呼而來。
然而趙雲卻怡然不懼,將暴雨梨花槍舞得如同風車一般,將羽箭紛紛打落,與此同時坐下照夜玉獅子風馳電掣一般的鑽入人群之中,讓白馬義從無法再放箭。
趙雲乘此機會施展起百鳥朝鳳槍法來,在人群之中展開了大範圍無差別的攻擊,白馬義從雖然勇猛,卻如何抵擋的了?一時之間紛紛落馬身亡,餘者也都紛紛變色,縱馬躲避。
白馬義從今日可謂是出師不利,先是遇到了他們的剋星先登營,後來又遇到了大殺星趙雲,損折達到一百餘人,竟然超過了之前所有大戰損失的總和,而在這百餘人之中,竟然有七八十人死在了趙雲手中。
“這,這簡直就是妖孽,我麾下這白馬義從都能媲美百人將,在他手下卻不堪一擊,早知如此,當初……”
公孫瓚的臉上頓時閃過了濃濃的悔意,如果自己在一開始就重用趙雲的話,如何會有今日的局面?
“誓死保護主公!”就在這時,公孫瓚之弟公孫越走上前來,帶著麾下將士拼命攔截,然後大聲說道:“主公快走,這天下可以沒有我公孫越,但卻不能沒有主公!”
說完之後,公孫越揮出長矛刺了公孫瓚的坐騎一下,看著吃痛的公孫瓚戰馬狂奔而走,然後縱馬來到趙雲面前,手中長矛不管不顧,直接衝著趙雲衝了過去,然而不出一合,就被趙雲刺於馬下。
“二將軍!”
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平時與公孫越也很有交情,現在見公孫越戰死,公孫瓚正在逃跑,於是拼命上前阻攔,要為公孫瓚逃走創造機會。
“越弟!”公孫瓚見公孫越陣亡,眼睛瞪得滾圓,想要找公孫越拼命,然而他卻沒有了這個膽量,知道自己如果回去的話,必然不是對手,只好暗暗說道:“可惡的趙雲,我必殺汝!”
對於這些白馬義從,趙雲雖然不懼,卻也不願自己的部下被他們殺死,所以,他在敵軍陣中往來衝突了幾次,就率軍退了回去,看著早已看不到身影的公孫瓚,默默的說道:“公孫瓚,今日我放你一條性命,算是償還了你昔日對我的恩情,從今往後,你我之間再無情分,兩軍陣前,我必取你性命。”
就在這時,劉和帳中,郭嘉與劉和默然而坐良久,突然開口說道:“主公今日這樣安排趙雲,完全不是平日趕盡殺絕的風格,以趙雲的性格,估計這一次有很大可能會放了公孫瓚,相信主公這樣做,一定有深意吧。”
只見劉和緩緩嘆道:“我這也算是讓子龍了結了與公孫瓚昔日的情意,相信下一次再見面,子龍一定不會對公孫瓚手下留情,更何況這一次公孫瓚還不能死,否則的話我還有什麼藉口用征討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