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莫作,第二莫休。這是有個典故的。
唐德宗的時候,有五千涇原士兵在寒冬之中奉命開赴東線戰場。等他們冒著飢寒,路過長安的時候,在冰冷的冬雨中等了整整一夜,朝廷卻只發給他們豬食一樣的軍糧作為犒賞。
這是一支極為類似武猛校尉營的部隊,隊伍中也有大量計程車兵家眷。眼看老婆孩子又餓又冷瑟縮不安,還要大冬天的帶著她們去和敵人拼命。涇原兵終於被仇恨和憤怒點燃了。
這些士兵毫不猶豫的拿起刀槍鼓譟著衝向了長安城。
面對這些活不下去計程車兵,守城計程車兵一觸即潰,大唐天子扔下滿是金帛的府庫,帶著幾十個羽林倉皇出逃。
長安城就這麼丟了。
按理說,區區這麼點涇原兵,連兩個武猛校尉營的規模都沒有,還是一幫拖家帶口的烏合之眾,就算造了反,搶完東西也該一鬨而散了。按理說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誰想好巧不巧,這幫涇原兵打下長安城,正惶恐無助的時候,竟然意外的發現了在街上遛鳥的退休幹部朱泚。
涇原兵們眼前一亮。
這、這不就是以前的老領導嗎?
這幫涇原兵當即上前,二話不說,奪過鳥籠子一扔,跪在地上口稱陛下。
朱泚當場就蒙了。
他帶著鳥籠,進了城,吃完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被人擁立當皇帝了。他腦海中此起彼伏,波濤盪漾,如夢似幻,大腦已經完全宕機。
這、這怎麼就當皇帝了呢?我牙還沒刷呢……
當皇帝……
我真的可以麼?
朱泚暈乎乎的回過神來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奮力撲向街邊,捉住了另外一個壯士,情真意切的一聲大喊,“大兄弟,你別走!”
那壯士被朱泚揪住,後悔的拿大巴掌直抽自己的臉。
此人就是很有傳奇色彩的義將張光晟。
張光晟過完了英雄的大半生,也被朝廷調回來閒置。早上一覺醒來,聽說涇原兵叛亂了,那就跑吧。
跑到半路,眼看到了開遠門,他忽然腦洞大開。
這幫涇原兵現在只是譁變,要是有了主心骨,那還了得?
不過這幫外地兵在長安能認識誰,就算是高官站他們面前怕也不認得。唯一可慮的就是朱泚曾在涇原素得人心,現在閒置城中,倘被涇卒扶持,局面恐怕難以控制。我不妨去給他通風報信,一起跑路。那時候,我豈不是憑一人之力消弭了一場禍亂,報效了國家?
所以說聰明人死,往往都是自己作的。
等到當著虎視眈眈的叛軍的面,被朱泚軟硬兼施的拖下了水,張光晟腦海中仍然此起彼伏,波濤盪漾,如夢似幻。
媽蛋,我是來救國的啊!
……
救國救到當上了叛軍宰相,你說這人生多麼不經意……
後來張光晟出去和李晟平亂的大軍打仗,一看,打不過啊。又一想,反正自己不是主謀,投降得了。
朱泚也是心大,本身就是強姦,你還指望別人坐上來自己動,你說你……這是有多懶。
張光晟帶著大軍投降之後,朱泚也氣數已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