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五大夫賁攻韓,取十城。
《史記·韓世家》記載:韓桓惠王十年(公元前262年),秦擊我太行,我上黨郡守以上當郡降趙。
《史記·趙世家》記載:韓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韓氏上黨守馮亭使者至,曰:韓不能守上黨,入之於秦。其民吏皆安為趙,不欲為秦。有城市邑十七,願再拜入趙……七年(公元前260年)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死,軍降,卒四十餘萬皆坑之。
上述史記表明,在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這段時間,秦國主要與韓,趙兩國作戰。在《東周列國志》上:白起安營已定,便召集諸將聽令。派將軍王賁,王陵率萬人列陣,與趙括輪流交戰……又遣蒙獒,王翦各率輕裝騎兵五千,伺後接應。
由此可見,《史記·秦本紀》所言的“五大夫賁”,指的是王翦的兒子王賁,那麼按照秦朝軍功爵位制度,五大夫是秦朝第九等軍功爵位,武將獲得五大夫爵位,需要足夠的年資和戰功。參照王翦生平,現在的王賁是25歲。
所以,當秦夜在公元前221年的時候,遇到的王賁不是少年,而且老年。加之在公元前220,也就是秦始皇二十七年,歲首十月,才被賜予爵位,也就是王賁67歲的時候。
在秦朝的這個時候,王翦的孫子王離,才符合少年的年紀。
修改前文,少年王賁改成老年王賁,改小王為老王。
……
一道訊息從邊關抵達咸陽城。
“匈奴十萬,東胡五萬,西羌諸部十萬,烏孫月氏八萬,四國共三十二萬大軍聯合伐秦!”
四國大軍三十二萬聯合伐秦,震動朝野!
秦夜甚至都從床上被驚醒,一臉的不可思議。現在是什麼時候?剛過正月,這才十一月,滿打滿算也就是秦始皇政二十七年,秦始皇稱皇帝的第二年,怎麼就北方四部聯合伐秦了?
這歷史怎麼會忽然給扭曲了?秦夜不理解。
今天他本來還想等老趙過來,辭了這造紙令的,打算先好好經營一下平安樓,等到合適的機會,把這細鹽搗鼓出來,或者搗鼓出來蹄鐵。這樣的話,打匈奴也很有勝算!
先是自己出了注意,出人意料的大半年打下了百越。但怎麼樣,他都沒有想到,歷史上從未出現的情況出現了,北方四部聯合伐秦!
秦夜起床穿好了衣服,第一時間找到了孫陽便問道:“咸陽城中,是否有出名的鐵匠?”
孫陽停下手中的活,愣了愣然後說道:“城南有一鐵匠,時有官家上門。”
秦夜沒有多做停留,帶著高永就朝著城南而去。能在咸陽城這個地方做鐵匠,還有官人上門的,那一般都是技巧不錯。秦夜要做的這個東西,就是需要一個技巧不錯的人來做,雖然看起來簡單,做起來也簡單,但技術也還是要的。
若孫陽介紹的這個人,能把東西做出來,秦夜也希望這個以後能跟著自己做事。畢竟,以後他要弄出來的東西,也少不了鐵匠。
高永也不知道自己公子到底要做什麼,反正公子去哪兒他就去哪,兩個人從城東跑到了城南,找了大約半個時辰才找到這小巷子裡面的鐵匠,這還是問了不少人情況之下才問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