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意思了,這個小九子還是年幼啊,他的師父肯定就是藏在陛下後面的那個高人。
程大魔王是真聰明,基本猜到事實真相。
“花香酒,我一定要入股,那玩意掙錢。”
“行啊,程伯伯想入就入唄。”
“我也入!”
“我也入!”
報名踴躍。
“行,都行,明天帶錢來就行,另外,明天讓你們家兒子來,程處默、李敬業、秦懷道,明天讓他們都來,我有件大事需要和他們一起幹。”
程大魔王很仗義的道,“沒問題,這花香酒是能掙大錢的,老夫今天便欠你一個大人情了,往後有要借重的地方,你吱一聲,除了陛下,你說你看誰不順眼吧?"
李治還真就認真地想了想,說,"我看越王李泰不順眼。"
程大魔王臉拉了下來,訓斥道,“你這混賬,你膽子真大,這樣的話也敢亂說,你別害人,該死,老夫怎麼和你喝酒呢,以後可萬萬不能說了。”
李治白他一眼,“是你說的除了我老豆以外的,我看誰不順眼都行。”
老豆?
李治管他皇帝老子叫老豆?
“哈~哈~哈!”
好玩,太好玩了。
李治鄙視地看著程大魔王,沒文化真可怕,老豆是尊稱。
在粵語中,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父親時,若是說,“這是我的老豆。”
不明就裡的人聽了,似乎有些不大尊敬,其實不然。
“老豆”原本該是“老竇”,這是引用了五代後晉時竇禹鈞教子有方的故事,以表示對父親極端尊崇。
《三字經》裡有這麼一段三字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是說五代後晉時期有個叫竇禹鈞的人,燕山是他的出生地,竇禹鈞操守清廉,當仁不讓。
他建立義塾,請名儒以教貧士,尤其教子有方,他的五個兒子經他悉心教養,皆出仕成名,“五子登科”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於是,竇燕山成為世人景仰的模範父親,人們往往把教子有方的父親喻為“老竇”。
由於粵語方言的“豆”與“竇”同音,故此“老豆”遂被作為對父親的尊稱。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即使是李世民也不知道這典故,因為《三字經》出於南宋王應麟之手,唐朝還沒有。
當晚程大魔王喝的酩酊大醉,晃晃悠悠的被小孟嘗秦瓊和牛進達架走了。
第二日,正午,張公謹就派他兒子送來了錢,李治當即給他簽了一份契約。
然後是炭頭尉遲、小孟嘗秦瓊、牛進達、牛鼻子李績、程大魔王,派他們兒子人送來了錢。
而李格則是不請自來。
李治問,“咦,三哥,我沒請你,你怎麼來了?”
李格道,“嘿嘿,九弟,你不厚道啊,道長少爺給了你這麼多的發財專案,竟然不叫上我,今天吃什麼?”
“吃,就知道吃,吃死你,吃豬肉,本王決定,今天吃豬肉!”
於是,李治又整治了一席豬肉宴。
“後天,你們每家都要找二十個可靠的忠僕來,最好是識點字的。
長安西北鄠縣那邊山裡發現了煤礦、銅礦、鐵礦,我們要大鍊鋼鐵銅,鑄銅錢。
你們每人再出一萬貫錢,入股鍊銅,一萬貫三個點,只能投一萬貫,多了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