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辦學院?”
李建成看著眼前這個和善的妹夫,有點搞不懂。
自己一回家,楊默很罕見的在門口等著,還十分恭敬的上前攙扶自己。
這樣李建成有些不適應。
據他了解,楊默雖然看起來很和善,對自己也十分的客氣,但骨子裡卻是很驕傲的。
今日這般模樣,讓李建成很是小心:必然是有什麼大事要求自己。
對待楊默,他的智囊團給的方案很簡單:當閒人養著,不讓他觸碰政務和軍務,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最開始李建成還很擔心,自己把楊默和他的人全都擼下來之後,楊默會不會有什麼逆反心理。
從而做出不理智的事。
他甚至還專門留了一手,專門預備楊默突然發難。
誰成想,這幾天楊默非但沒有任何動靜,反倒是十分享受的在國公府中喝茶練劍,十分清閒。
李建成心中還有些不屑,終究是從小就落魄的宗室,胸無大志。
今日見他親自迎接自己,原本以為什麼事,一聽是要建立學院,李建成皺起眉毛了。
就這事麼?
自從有了科舉之後,官學和私學像是以後春筍一般,在各地興起。
太原城內就有一所官學,一所私學。
官學和私學都是歸朝廷直接管轄,區分的標準則是官學的教授們有俸祿。
而私學的老師們卻沒有朝廷的俸祿,以學生教的學資為生。
但不管是官學還是私學,想要教授學生,最低的標準是要考取秀才的功名。
“對,建一所學院,需要世子批地,撥款。”
楊默說著,從懷裡掏出寫好的申請書來遞上去。
這些流程其實並不是必須的,以楊默現在在太原的影響力和王家的勢力,地很容易找,錢也是夠的。
但王夫人說了自己當年辦學失敗的事後,楊默思來想去,也總結出一個失敗的原因:名不正,言不順。
鴻都學宮是以王家的名義開辦的,王家是什麼?是世家。
而科舉制度則是打擊世家的,所以當年天下的世家們沒少反對科舉。
不敢明著反對王家,可王家卻還要建一座專門教授寒門子弟如何考科舉的學院,這在其他世家眼裡就有些過分了。
反對科舉,皇帝會拿我們開刀。
反對王家,王家也會拿我們開刀。
但暗地裡反對一個學宮,總是可以的吧。
再不濟,至少我們可以汙衊這個學宮的名聲。
而寒門學子這邊,對待這件事表現的又很精神分裂。
感謝王夫人改制了科舉,但又反感鴻都學宮,因為能夠入學的大多都是世家子弟——王夫人為了平復世家們的怨氣,只能用讓世家子弟進入學宮的方式。
這就導致很多寒門學子想要進學宮卻又進不去,只能吃不得葡萄說葡萄酸。
再加上世家們暗中對學宮潑髒水,鴻都學宮的地位很是尷尬。
從建立到取消,都處於一種名不正言不順的狀態。
楊默聽的時候都覺得很魔幻。
所以有鴻都學宮失敗的例子在前,稷下職業技術學院,楊默打算從根上就打好基礎。
走程式嘛,那就走白,反正審批人是自己便宜大舅子。
他還能在這種小事上為難自己不成?
果不其然,看完楊默別具一格的申請資料,李建成倒是沒什麼太大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