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荊軻有些不解,既然要對自己前倨後恭了,為何卻對傷口置之不理?
他知道再不處理傷口,自己這雙手多半是要廢了。
但倔強的性子,讓荊軻不願意開口相求。
蓋聶見他這般模樣,心中有些不忍。
不管如何,他終究是把荊軻當做過好友對待,雖然此時已經明白,荊軻還是自己認識的那個荊軻,連他刺秦之事還有這種曲折,這曲折裡還有些事讓蓋聶看不起。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說同一個人,心境不同的情況下,看待同一件事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角度。
比如說現在的蓋聶。
之前他詢問過李白關於歷史上記載的,荊軻刺殺秦王的詳細細節。
李白也給他詳細的說了。
那時的蓋聶將荊軻當做至交好友,而且還是虧欠於他的好友,雖然整個刺秦過程裡頗多槽點,但蓋聶全都選擇了無視,認為荊軻是個勇士。
但現在知道了前因後果之後,再去看待這件事,那些之前選擇無視的事,卻如鯁在喉。
比如荊軻既然答應了燕太子丹刺秦,卻還需要人催促。
比如荊軻已經決定要刺秦,卻在準備的時間裡不說苦練刺殺之技,整日裡花天酒地。
再比如他前去刺秦,既然已經選定了一個陪同的人,為何卻因為太子丹的催促被迫選擇一個廢物秦舞陽?
當然,最讓蓋聶覺得很不鄙夷的就是,你一個刺客,居然追著秦王繞柱走。
還能被秦王打傷,最後一博投匕首的時候,居然還能打不中。
打不中就算了,最後被擒住,還給自己辯解說,是想要活捉秦王,所以才沒有下殺手。
既然想要活捉秦王,那你匕首上為什麼要塗上見血封喉的毒藥?
林林總總,所有的事加起來,讓蓋聶現在對荊軻的印象十分不好。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想盡一下曾經的朋友之情誼。
楊默見蓋聶想和自己說話,猜到了他的心思。
看向荊軻道:“我想要知道的,先生已經全都說了...”
“公子對他為何投靠朝廷並不好奇麼?”
蓋聶心境有些亂,問了一句,引得楊默有些好奇,平日裡從來都冷冷淡淡的蓋聶,今日這是怎麼了?
他原本以為,再認清荊軻的真面目後,蓋聶會恢復對陌生人的冷漠,甚至還會一劍殺了荊軻。
卻沒想到這位冰冷劍客居然動了惻隱之心。
“我沒有絲毫興趣知曉。”
楊默只能用這句話回答蓋聶,以讓他明白,荊軻的命運是無法改變的。
蓋聶先是一愣,錯愕的看向楊默,隨後緩緩的點了點頭,站在一旁,不再說話。
在荊軻疑惑這倆人打什麼啞謎的時候,楊默衝著二樓道:“趙家夫人,請令公子下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