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傳說是真的...”
“可殿下,六殿下怎麼可能吟出這等引發天地異象的詩詞?”
“這...這怎麼可能?”
一些和儒門有所聯絡的客人們再忍不住,無意抑制自身情緒,而發出強烈的驚歎。
儒門功法,詩詞之道一向是重中之重。
簡而言之,吟詩就可攻防,還能增加“buff”。
但是,這不是說你會把詩念出來了就能作戰了,而是你需得按照儒家的法門,修行了對應的功法後,才能達到這種層次,這層次大多是七品。
儒家“詩詞類功法”之中,功法不重要,因為功法只是基礎,重要的是詩。
詩幾星,功法便幾星。
但功法是幾品,修行難度便也是幾星。
可這並不意味著儒家人人都可以修行高星次的“詩詞類功法”。
因為,“詩詞類功法”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五星及以上的詩“需得授權”和“需有感應”這兩個前提條件。
“需得授權”,指的是一首詩問世以來,所有的才氣都凝聚在創作人身上,只有這位創作人願意將才氣共享給你,你才能修煉。
通常來說,創作人會自己保留一份才氣修行,然後將剩下的贈予別人。
但這才氣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正常來說,品次越高的詩詞,才氣越少。
五星詩,有百份左右。
六星詩,有數十份不等。
七星詩,有十份左右,甚至不到十份。
八星詩,有三份左右。
九星詩,只有兩份,甚至一份。
至於十星,獨一份,乃是千古絕唱,除非創作者不要,才能贈給旁人,不過...十星詩好像自古都未有過,世上之人也不知這十品詩是什麼樣的,又是如何轉贈。
很顯然,這並不是一個可以透過才氣而提升皇朝力量層次的世界,但好的詩詞出現卻可以變相的帶動更多的好詩詞,從而變相地提升皇朝力量。
“需有感應”,指的是,受贈人必須感知到創作人的心境,否則無法接受才氣饋贈,自也無法修行對應的“詩詞類功法”。
在以儒門功法為基,以詩詞為引,而修行有成後,那邊可以運用詩詞進行攻防了,甚至產生極度誇張之景。
可是...
這些誇張之景,卻並不包括天地異象。
十二花神廟裡,若是花能與那玄妙的花神對應,那就可以引來異象。
詩詞,亦如是。
但從來都是傳聞。
今日卻能得見。
而能引天地異象之詩...至少九品。
客人們,姑娘們都驚呆了。
整個皇城裡做著各種各樣事情的人,也都驚呆了,紛紛往這裡簇擁而來。
其實...
這些人的“驚呆”程度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