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業說:“我現在應聘到礦上幹了!”鄭好說:“是煤城礦務局嗎?”張守業說:“不是,是一傢俬人煤礦。”鄭好說:“聽人說私人煤礦安全防護差,挺危險的。張哥還是要小心些的好。”
張守業笑了,說:“這個礦是新能源集團下屬的一個礦,挺正規,礦長還是煤城的人大代表呢?”聽到新能源鄭好說:“新能源挺大嗎?”
張守業說:“這幾年你在外面上學,煤城經濟發展你還不瞭解。新能源集團是煤城最大的私人企業,大部分煤城私人開的小煤礦,都讓新能源兼併了。就是煤城礦務局都趕不上我們新能源集團的工資福利。對了,你如果看煤城新聞應該注意到我們集團董事長,她的名字叫張靜,經常上新聞。”
看鄭好沒有說話,張守業繼續說:“董事長很年輕,也就是二十多歲,還是個女的,可是本事大著呢。”
鄭好點點頭,心不在焉地說:“是嗎?”張守業說:“是啊,張董事長挺大方,人好心好,從不虧待工人,還經常做慈善。是位名副其實的良心企業家。”鄭好點頭說:“那,那真是挺好。”
透過張海與張靜的變化,鄭好體會到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巨大變化。雖然他對金錢看得很淡,雖然他物質生活的追求不高。可是畢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自己與顏曉雪的窘迫處境,讓他改變現實生活的願望變得日益迫切,希望自己所愛的人和愛著自己的人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現實是殘酷的,自己對於他們什麼都幫助不了。相反,自己卻還像一個寄生蟲,靠著親人們的辛苦勞動而生活。
晚上,吃過飯,鄭好拿起書要給閆波輔導作業時候。閆波卻對鄭好說:“小好哥,我不想上學了。”鄭好問:“你年齡這麼小,不上學,你能幹什麼?”
閆波說:“我想下學去創業,去積攢第一桶金。”鄭好說:“不行,必須上學。”閆波說:“小好哥不也是沒有上大學嗎?”
鄭好說:“現在想來,這或許是個錯誤選擇。我同學因為考上大學人家都當上老師與大夫了。”
閆波滿不在乎說:“當老師大夫有什麼了不起,不都是打工嗎,牛耕田一輩子,沒有一塊田是牛的;上班打工一輩子,沒有一份事業是自己的。這個社會,勤奮的雙腳,永遠趕不上智慧的大腦!”
鄭好說:“你說對了,要想有個智慧大腦就一定要好好學習。不好好學習,不掌握生活基本知識與技能,你拿什麼成功?”
閆波顯然不認可鄭好觀點,他說:“你知道嗎,華人首富李嘉誠說過:窮人洗澡,富人洗腦!要想讓自己的眼光有高度,思想有深度,財富有厚度,要想事業成功,就要有像鷹一樣的眼光,像狼一樣的精神,像熊一樣的膽量,像豹一樣的速度。”
鄭好說:“他這是說人要成功就應該具備的一些條件。但是任何成功,都要透過辛勤工作才能獲得。要想成功,你要把每一件小事,比如今天學了多少單詞,會了多少數學題,掌握多少知識點,這一件件小事做成功了,日積月累,才是你鑄就成功的基礎,然後再和遠大的目標結合起來。才能最後獲得成功。”
閆波說:“拉到吧,小好哥,一個人到了該成功的年齡,還沒有成功,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你,如果繼續待在既往的環境裡,用過去的想法、做法,肯定只能得到過去的結果!想要成功,想要突破,就必須改變環境,透過改變環境來改變思想、行動。”
鄭好苦笑說:“我不成功,是因為我沒有聽爸爸的話,沒有堅持學習下去。你現在要想成功,就應該聽媽媽的話,聽我的話,這是一個失敗者肺腑之言。”
閆波說:“天華集團曲文燕曾經說:你窮,是因為你沒有野心!如果要飛得高,就該把地平線忘掉。勇敢去走自己的路,這樣你就可以成功。”
鄭好說:“這是天華集團曲文燕說的嗎?”閆波信誓旦旦說:“當然是了,好多勵志成功書上都總結了她的成功經驗呢!”
鄭好說:“李嘉誠還有曲文燕他們時間可真多,不僅要做生意,每天還要絞盡腦汁想這些成功勵志名言,也真難為他們了。”
閆波說:“要想成功當然就要總結經驗,研究成功的方法與訣竅,相信他們成功我們也是可以複製的。”
鄭好說:“成功這個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長在高山上的鮮花。如果要摘取到它,就需要努力攀登,而勤奮才是攀登的繩索啊,不會有什麼捷徑可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