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了!”
大熒幕前,新滬城國畫七子見工作人員開啟大門,紛紛小酌一口。
“沒想到時埂雨老爺子也來了,也不知道他會有何妙評。”
“畢竟是詩協大家呀,若是給我畫作裡面的詩詞讚美幾句,估計拍賣價,都能漲十來個萬!”
“呵呵,你們想多了,如果什麼人都能當得起他的讚譽,那時埂雨這個名頭可就不值錢了。”
“這麼說來,我倒是有點擔心,他會不會把我那位友人寫給我的應景詩,批的一文不值。”
“哈哈,幸好我鍾某人,沒有附加應景詩的習慣!”
“……”
人群中的秦司寰,見到時埂雨隨隊解說,面上有些愕然。
之前他是拒絕過對方徒弟詩作的,這會兒對方來到現場到底懷著怎樣的想法,他不得而知。
雖然他相信林河這首《春曉》質量不錯。
時埂雨這樣的大師,肯定不會撇下面子,無端抨擊一首優秀詩詞。
但對方這樣的詩詞大家,或許能從更多角度,看出詩文的不足呢?
秦司寰不確定《春曉》是否全是精彩的一面,這麼一想,他便有些擔憂起來。
藝術展覽中心上方。
四排細密的白光燈照射下來,使得整個場館看上去極其明亮,但燈光柔和一點也不刺目。
眾人走進去,迎面是一條長長的走廊。
兩邊的牆壁,放置一些裝飾用的壁燈,除此之外全是此次參展的畫作。
用以裝裱畫作的四個軸子,帶有簡單的調繪圖案,整體看上去十分精緻美觀。
“諸位將目光放在這幅畫上。”
吳洪波站在一副畫作旁邊停了下來。
鏡頭隨之將畫作拉進,頂級的裝置將最細微的輪廓,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
進來的國畫愛好者,跟在攝影隊後面,沒有誰打算越過去獨自賞析。
甚至有人開啟手機攝像功能,打算把所有的點評錄下來,畢竟在現場聆聽專業人士解讀的機會可不多。
吳洪波的聲音從鏡頭外,繼續傳來:
“都知道這次畫展的主題為春季,而畫作上也確實將許多春季特有的景色,透過不同色彩細緻描繪出來,但除此之外並沒有展現出更多的意境,我們也沒有體會到春天的生機、春景的神韻。”
“這裡還有一首七言詩文,我覺得對仗押韻,對春的各方面色彩,都用不同的詞彙一一點明,看起來似乎比畫作本身,都還要精彩!”
聽到吳洪波的點評,直播間觀眾也紛紛發彈幕討論起來。
“嘖,這點評專業,畫作第一眼看起來花裡花哨的,一點都不喜歡,沒點國畫的樣子。”
“確實,看起來挺漂亮的,但總感覺缺點味兒,原來是沒有神韻。”
“我的看法跟吳洪波高度一致,這首詩,比畫作本身還要精彩。”
“陳璐這姑娘已經可以了,年紀輕輕畫作能拿到這種級別的展廳,進步空間很大。”
“……”
吳洪波看了眼彈幕以及圍觀群眾的反應,心裡定了定,笑聲問旁邊的時埂雨:“時老先生,您看我對這首應景詩的點評,可有什麼要糾正的地方沒?”
時埂雨看著畫作中的詩詞,面上露出一絲不喜,搖頭直言道:
“堆砌辭藻,華而不實,就跟你對畫作的點評一樣,沒生機沒神韻,他以為自己是在寫春,但不過是一堆亂七八糟的詞大雜燴罷了。”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