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北宋驕陽> 第十二章 梅院定國計(二合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梅院定國計(二合一) (1 / 2)

重建……西域都護府?!

趙曙微微愣住了,西域都護府,那是多麼遙遠的稱呼啊!

自從安史之亂後,西域都護府,就已經徹底不存在了吧,與之一同消失的,還有劍南道和遼東都護府!

“十一郎,你此話當真,你可有仔細考慮過,重建西域都護府的難度?!”趙曙壓抑著內心莫名升騰起來的激動,沉聲問道。

辛羸微微一笑,點頭道:“西域都護府的重建,勢在必行,其中一切可能遇到的問題,臣也已經有了自己的考量。”

“哦?!”趙曙眼睛微微一閃,問道:“那你好好給我說說。”

“五點!其一,西域多良馬,大宛汗血寶馬雖然已經極為少見,但終究還有,而且,除了汗血寶馬之外,也有其他多餘的良馬,乃是我大宋必爭之戰爭利器!”

“其二,吐蕃之威脅,想要除掉吐蕃這個威脅,光從中原出兵,百年亦無可能做到,畢竟,吐蕃多高山雪原,大宋禁軍,無法適應其中環境!可若是能重建西域都護府,東西兩路一起發兵的話,除掉吐蕃,最多五年!”

“其三,西域之大唐遺民,歷史記載中,倒是說天寶年間,因安史之亂,高仙芝才不得不放棄了西域都護府,但陛下想必也清楚,安史之亂還沒發生的時候,高仙芝已經敗了,而且,高仙芝身為異族,每逢作戰,皆以數萬漢家二郎性命去填,故而,那些大唐遺民,實際上都是高仙芝所拋棄的,可即便如此,大唐遺民們,依然在堅持著他們是漢人的根本!近乎三百年的堅守,臣以為,有必要將他們接回中原,併為他們出氣,畢竟,漢時陳湯便曾說過‘有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其四,西方之地,也有著諸多我大宋不曾有的東西,例如大馬士革鋼,此等鋼鐵,鑄就出來的兵器,盡皆削鐵如泥!大宋若欲圖強,此為大宋必爭之物。”

“其五,陛下想不想……成就漢武唐宗一般的英名?!”辛羸說完,直勾勾的看著趙曙。

趙曙本就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而且,從某種程度來說,他更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好皇帝,其勇氣,乃是北宋諸多地王中最高者,其見識謀略更是遠勝他的兒子宋神宗,唯一可惜的就是,歷史上的趙曙死得太早,否則未必就不能給大宋百個世紀的繁華強盛,未必就不能如同漢代的文景之治那般,在後世留下個仁英盛世。

可惜,死得太早,繼任的神宗二十不到,血氣方剛之間,自然少了幾分顧慮,不似趙曙這般穩重,便是任用王安石為相,急切於變法革新,終究將大宋帶入了下坡路。

趙曙目光微微閃爍,他可是第一次聽見有人這樣形容西域那塊土地,而在辛十一之前,所有計程車大夫也好,還是將軍武人也罷,或者是儒教文宗,天下之人,人人皆以為西域乃弊土,沒有絲毫價值。

可以說,縱觀整個中原五千多年的歷史,除了秦始皇有過往西的想法,以及隋煬帝也有過擴張的想法外,便是漢武帝,也只是打退了匈奴,便回家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了。

而繼承了隋煬帝積累的大唐,也是如此,瞧不上四夷土地,於是,唐太宗李二,得了個天可汗的虛名,便止兵。

否則,以繼承了隋煬帝二十載積累的李二,在有著隋煬帝在前面頂著那些流言蜚語和各種殘暴不仁的名聲,李二其實有機會將整個大唐塑造得如同之後的元朝一般,領土能夠覆蓋整個亞歐非大陸!

辛羸慢慢的等著,他相信,在他如今這個時代,不管是此時的趙曙,還是之後的神宗趙頊,這兩位最具雄心壯志的北宋皇帝,一定會他提出的這些東西感興趣的!

也幸好,他是來到了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的兩位皇帝,才是真正的最為開明的皇帝,若是早一些,遇到仁宗,辛羸這番言論,絕對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為,慶曆新政之後,仁宗皇帝其實早就已經失去了進取之心,他只想著照顧好大宋。

若是再玩一些,遇到神宗的兒子哲宗,或者哲宗的兄弟徽宗,那麼,這種擴張的想法也是斷然不行的,因為,哲宗太懦弱,畢竟是少帝,一切由高皇后做主,而徽宗,這就是個被國家大事耽誤了的畫畫兒的,江山什麼的,擴張什麼的,遠遠沒有他的一幅畫重要。

片刻後,果然就如同辛羸猜想的那般,趙曙呼吸略微有些急促起來:“若按十一郎你所說,這西域都護府,還當真必須得重建不可,只是,這中間涉及到了太多事情啊!”

微微嘆了一口氣,趙曙道:“朝中必定有人百般阻撓,便是你恩師歐陽修,也不見得會同意你這向外擴張的想法,畢竟,儒家講究內王外聖,對外謙和,對內嚴苛,嚴於律己,你以為歷朝歷代以來,為何不管是明君也好,還是昏君也罷,為何都對依附中原的小國如此優待呢?!全都是儒教那群人啊!”

趙曙搖了搖頭,中國雖然不像西方那些國家一般,教權高於皇權,但,不可否認的是,佔據主流的儒教,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直在透過某種道德制高點來限制皇權的。

那是從道德上出發的壓力,除了敢焚書坑儒的秦始皇,和那個放蕩肆意、乾綱獨斷的隋煬帝,整個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位帝王會不受到儒教的支配。

便是魏晉年間,在發現漢朝的滅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儒家書生之後,一轉儒教獨尊,換為道家思想為主流之後,他們依然被那要死不活的儒教給緊緊的限制著!

此時的趙曙也是如此,儒教對於讓整個社會變得有序,對於治理國家的確有益處,但,凡事皆為雙刃劍,儒教在利於社會利於社稷的時候,卻也同樣用他規範社會的那一套道德,阻礙著整個社會的進步!

可以說,辛羸想要改變大宋的結局,想要改變中國被異族凌辱的結局,他所要對抗的,歸根結底,並不是某一個方面的不合理,而是整個雄踞中華五千年的儒教!

不要以為在宋代的時候儒教沒有五千年,嚴格意義上來說,自從西周趁著商朝攻打東夷滅了商朝之後,儒教就從周禮那一套開始了。

甚至更早的時候,一切規範與秩序和禮儀,都是儒教的開端!

辛羸搖頭,卻又點頭:“臣知曉!儒教之理為雙刃劍,利弊參半,所以,臣雖然知道儒教的弊端,卻也不會想要徹底革除掉儒教!”

“那當如何?!”趙曙輕聲問道。

“由臣來壓制住儒教的弊端,由陛下來弘揚儒教對於江山社稷的益處!”辛羸緩緩開口:“臣將站在影子裡面,做一切臣該做的!”

也就是他趙曙來唱紅臉,辛羸來唱白臉,搭臺演戲,將儒教驅使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這……”趙曙微微有些猶豫,若是打壓儒教,勢必要得罪天下文人中的大多數,如此一來,一旦某一日辛羸失勢,怕是會不得好死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