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是假的,也全都是真的,真假只在上師一念之間!”辛羸淡然開口。
所謂的中原再度對西域有了興趣,那是假的,假的不能再假,完全就是辛羸為了能夠利用天竺佛門,才提出來的一個謊言。
可若是,虛一上師能夠答應辛羸前往東京汴梁,並且治好了司馬雲的病的話,辛羸就能將他變成真的!
尤其是,西域還有著諸多大唐遺民的存在,而且,辛七已經前往于闐佛國,而三十六也在辛羸的安排下,開始著手建立西域影衛軍了,這就是準備好的鋪墊!
再者,還有至關重要、涉及到了全域性佈置的兩個重點,其一,對抗之後會興起的蒙古人,光靠一個大宋不夠,而將整個亞洲都統一起來的話,集合整個亞洲之力,朝著北方壓過去,蒙古人註定只能困死在草原上!
另外就是,大象!
本來從後世的《人與自然》瞭解到的大象的笨重印象,在爛那陀的時候,在那頭大象暴怒的時候,就已經被徹頭徹尾的顛覆掉了,這樣一來,既然大象也能衝鋒的話,只要控制好戰鬥的地點是平原,那麼,大象對陣遼國騎兵,又怎麼會成為不可能呢?!
只要用得好了,大象就必定會建立奇功!
有著這幾點存在,對於重新建立西域都護府,將天竺納入大宋附庸,甚至納入大宋版圖,都是可以的啊!
當然,辛羸還有更重要的目的存在,所以,即便是內心有著這樣的念頭,他也得裝出一副可有可無的樣子來,畢竟,三十六計有一招叫做欲擒故縱!
青燈老和尚微微一愣,目光復雜的看著辛羸,想說什麼,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虛一上師則是微微一笑:“真假在老衲一念之間麼?!只不過,老衲還未成佛,心間腦際,念頭繁多,還真不知曉,到底是哪一念事關這等大事的真假!”
佛,在如今的佛門修行中,是存在這麼一個境界的,第一境被稱為比丘,第二境金剛,第三境菩薩,第四境羅漢,第五境則是佛。
這也對應著中原武功的五境,第一境後天,第二境先天,第三境宗師,第四境大宗師,第五境吾喪我(即為仙,或者聖!)
總之,中原的武功體系的境界劃分,是融合了道家和儒家的,而佛門的就簡單了。
只不過,自從陳摶老祖之後,大宋境內,還從未見過能達到第四境的人。
而眼前的虛一上師,按照辛一的說法,似乎是超越了第三境,快要達成第四境的高僧了!
而辛一和三十六,辛羸手下兩個武力值最強的人,也不過只是第二境巔峰而已。
但話又說回來,武功就算高到第五境的程度,對於大軍壓境來說,依然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除非成規模,可就連以大宋一億人的廣大基數,第一境巔峰的成規模軍隊,都只能營造出一個三千人的正規影衛軍和那些天策軍而已,更高階層的,又能有多少呢?!
再者,第五境的人也不是沒在歷史上出現過,西楚霸王項羽第五境,死在劉邦和韓信這兩個連第一境都不是的人手上,關羽第五境,單刀走麥城是和氣意氣風發,過五關斬六將又是何等英偉,但最終,不也被一個讀書人宰了?!
如果說這是單個第五境被宰,那麼,三武一宗滅佛事件的時候,哪一次不是有著至少三位五境的高僧出現,可最後,不同樣是死了麼?!
所以,辛羸其實不是太追求那些武功高強的人的,即便是影衛軍,也只能當做奇兵來使用,根本不可能真正意義上的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
所以,即便是知道虛一上師是快要第四境羅漢,甚至是比曹國舅還猛的人之後,他心底也沒有絲毫的變化和敬畏。
沒有到第五境,也的確稱不上是佛,用這個理由來試探辛羸,看來這老和尚並不是不會變通的人,相反,這虛一上師應該看得很透徹。
他這樣的問話,雖然禪機玄奧比較多,但翻譯成大白話,大概就是想問清楚辛羸將這件大事變為真實的條件!
辛羸淡淡一笑,道:“久聞上師當今天下三大神醫之名,此一念,便是大師願不願意救一個人!能不能救那個人,能救,西域都護府的重建就是真的,若不能,那就全都是假的!”
“佛雖有菩薩低眉,卻也有金剛怒目,辛將軍就不怕老衲化身金剛?!”虛一和尚語氣淡然,卻有著一種危險的氣息散發出來。
辛羸哈哈一笑:“金剛敢怒目,是因為菩薩低眉能夠挽救,若是菩薩不能挽救,金剛再怒,也得笑臉相迎!”
青燈老和尚在一旁微微皺眉,但卻又無奈的發現,這辛將軍所說的就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