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于闐王國似乎也是個佛國吧,那麼,豈不是說于闐王國那邊,也有著不少心向中原的人咯?!
草!
這要是一舉將整個西域收復,到時候,西域都護府再與陝西路西軍聯合,兩面夾擊之下,什麼吐蕃,什麼西夏,統統都給他送到西天極樂去!
而且,這等戰功一旦到手,東華門前狀元唱名才是最重要的?!
呵呵!
到時候,將門就該稍稍興起一下了,有了這樣的興起,辛羸就有把握將大宋重文輕武的風氣給扭轉過來!
想到激動處,辛羸也意氣風發起來,高聲問道:“佛門有幾多人?!”
想來,就連這偏遠的邊疆之地的一個破舊老寺廟都能有百多人的話,整個印度半島那麼多寺廟加起來,不說像後世那樣到處都是肥肥胖胖的大耳和尚,少說也得有個幾萬人吧,甚至,可能更多呢?!
青燈老和尚目光微微一閃,然後頗有些尷尬的開口道“整個佛門,大約有一千人左右……”
一千人,還是很多的嘛!
什麼,一千人?!
整個佛門就只有一千人?!!!
辛羸有些措手不及,抬頭,目光有些呆滯的看著眼前的老和尚:“整個佛門,只有一千人?!”
“是,自從兩百年前笈多王朝崛起之後,婆羅門教徒一直在四處打壓我佛門之人,如今還能剩下一千人,也是不少了,只不過,越往南、和往東區的話,佛門弟子就越少,最多的,便是曼陀羅城中的南柯寺了,如今南柯寺還有著三百多人,其次,便是我們這寧苦寺,有著一百六十二人。”老和尚很實誠的開口道:“若非南部和東部那些國家都在打壓佛門,導致佛門弟子盡皆往北奔逃的話,這寧苦寺,也就只有三十來人的規模。”
好嘛,才只有一千來人,任重而道遠啊!
辛羸無語,緩緩的嘆了口氣,然後轉頭看向三十六道:“三十六,接下來的,你跟這位青燈大師談吧,我去睡個午覺先!”
“喏!”三十六恭敬應諾,目送著辛羸離開。
等到辛羸走近了禪房,三十六這才回頭,看向青燈老和尚,道:“青燈大師,一千人太少了!完全不夠建立一個關係網,也就是說,只有一千人的話,就連最基本的情報蒐集都做不到完善!所以,我們指揮使大人,大概是對此沒興趣了!”
三十六也懶得尊重和尚,雖然就目前來看,這寧苦寺的和尚,似乎一個一個的都還挺善良和藹的,但是,耐不住大宋境內的和尚給他留下的不好印象啊!
要知道,在大宋境內,可是有著無數百姓因為借貸了寺廟裡面和尚放的長生錢,而最後導致家破人亡的。
而且,有句話,是十一郎說的,三十六也深以為然,那就是,和尚都是盛世出山搜刮民脂民膏,亂世就封山,不管民間疾苦。
雖然有點對佛祖不敬,但這句話說的還真就是事實啊,至少,五代十國的時候,那個年年戰亂的時代,是真沒人發現和尚的蹤跡,大宋建國初年,百廢俱興的時候,也沒有和尚的蹤跡,反倒是道門下山,幫著救死扶傷,更是陳摶老祖,幫著官家定國運。
至於和尚的出現,似乎是在真宗末年吧,大約是在五十年前的樣子,在大宋最為繁華的那個時代,和尚出現了,天下間寺廟一個一個的興起。
與之一同興起的,就有長生錢。
而三十六原來的家,就是因為寺廟裡的長生錢,而家破人亡的!
所以,本能的,三十六對和尚都沒什麼好感,哪怕眼前這和尚不是大宋和尚而是天竺和尚。
反正都是和尚。
所以,三十六說話就老大不客氣了。
“這……如果是情報蒐集的話,老衲覺得佛門還是能夠勝任的,畢竟,我佛信徒廣佈,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我佛門信徒,所以,蒐集情報應該是沒有絲毫問題的!”青燈老和尚也不是很著急。
因為,他感覺得出,眼前這個金剛境巔峰的小少年,對他有著濃濃的厭惡情緒,在加上之前那位將軍也沒有說不需要佛門這件事,所以,老和尚心裡不慌。
三十六微微一愣,然後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十一郎交代讓他跟這老和尚談,可問題也沒交代讓他怎麼談啊,所以,發洩了一通不滿,而這一通不滿居然被頂回來之後,三十六就覺得自己也已經無話可說了!
想到這兒,三十六轉頭,朝著辛一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