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的內容五花八門,多數是各地宗門弟子解決不了的事情。
而一些有關百姓的任務完成之後,百姓們多會請他們吃飯飲酒,但將士們總是會留下一句“為人民服務”離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因此,安寧軍在蜀州各地擁有極好的口碑。
起初將士們也很厭煩這些規矩,但時間能改變很多,一種名為榮譽感的東西出現在他們身上之後,在伍軍人不飲酒這點小事算得了什麼。
如今,陳安讓他們飲酒,定是有什麼事要發生。
但這裡的人沒人會膽怯。
一碗酒下肚,濃烈的辣意割得喉嚨生疼,陳安絲毫沒有在意,大聲道:
“都坐下!”
眾人席地而坐。
陳安道:“來吧,今日有酒,就差故事了,誰都可以,說話之人站起來,讓大家聽聽你的想法。”
坐下後的將士們少了一分拘謹,再加上靈酒的酒意上頭,膽子瞬間比平時大了許多。
有人站了起來,是位普通煉氣期計程車兵。
“將軍,我叫張三,出生於蜀西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家裡和睦。
起初,婁將軍將我召來軍營,我還以為只是軍營中缺個打雜的。
誰知道,來到軍營後,我學了功法、戰陣,每個月還有不少靈藥和軍餉,雖說我如今也不過是煉氣期,但上面有各位將軍和隊長頂著,一戰下來我和同隊的戰友們也多是受了點輕傷。
反倒是隊長了將軍們為我們承受著傷害。
在這裡,我們不是所謂的炮灰雜兵,反倒是累贅……
我想在此謝謝各位戰友和將軍們的關照。
此生不悔入安寧!”
那士兵坐了下來,但他的話卻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的確,戰場上,他們最大的作用便是維持戰陣的執行,反倒是最不容易受到傷害的人,最多不過是戰陣的波動讓他們受些輕傷。
相反,若是他們受重傷或是死亡,那一定是因為他們上面的將軍和隊長已經沒了。
有了第一個開口的,說話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日薄西山。
酒漸漸消耗光了,陳安才站起身來。
他環視一圈,臉上出現一抹笑容。
“此生不悔入安寧,各位的話我銘記於心。
各位對我想必也十分熟悉,但道一句真心話,我並非一個合格的領軍人,安寧軍能有此規模,都是武季、婁戰和燕彰幾位將軍和諸位將士共同的功勞。
但安寧軍的理念是由我提出的。
能得諸位認同,我倍感喜悅。
或許有人一開始是為了軍餉而來,但我相信,一段時間之後,這裡的所有人都是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戰,為了出生之土而戰。”
頓了頓,陳安說起正事:“諸位,神州大地歷來都是以修道為主流,哪怕是乾元皇朝建立了朝廷,各地也是向道之人多於為官之人。
因為大家都知道,長生與超脫世俗才是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