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村的人出息了,還不單隻顧自己發家,也幫扶鄰里,在村裡招工不算還打算撫養村裡失了長輩的孩子,這一行為在村人面前給程時年兩口子賺足了好感。
這年頭哪家沒個在災病的,程家的善舉和幫扶鄰里,可以說是村人們都樂見的,他們一方面感念程家人的仁義,另一方面也都想在程時年這一家人面前賺個好臉,以免等自家有個不測的時候,程家能稍作幫扶。
因為幫著操辦柳老太太的白事和收養小柳枝在村人面前賺足了好感,這件事是程家人都沒有想到的。
他們也是在事情過去好久之後,在許多村民咋變的態度中才回過味來。
此時的一家人還沉浸在濃濃的悲傷中,雖然柳枝奶奶和程家不是血親,但自從兩家交往以來,老太太總是慈眉善目,還經常開解一家人。
與大竇氏不同,孩子們都喜歡圍在柳枝奶奶跟前,秦氏和程時年也愛沒事和老太太嘮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說的正是柳枝奶奶這樣的老人。
程元卿陪在小柳枝身邊看他跪了半天,身子還直挺挺的就衝身後的秦氏招了招手。
“阿孃,你帶小柳枝去吃點東西嗎,我在守會兒。”
說著,程元卿就幫小柳枝解麻繩,在替自己穿戴上,“我答應了柳奶奶,柳枝是我的親弟,我是 他親姐,他給柳奶奶戴孝,我也能帶。”
莊戶人家的停靈,一般都是三天,幾人之前就合計過,要給柳老太太設上三天的靈堂在將她厚葬,為了讓老人家入土為安,小柳枝儘管年紀小,也得披麻戴孝。
不過充當“孝子”卻不是件輕鬆的差事,首先白日裡客人來的時候,得哭得跪,晚上也有守靈,這三天是不能闔眼的。
要是一個人從頭到尾的充當下來,別說是個孩子了,就是個身子骨好的大人也指定能累暈了。
一家人既然決定了收養小柳枝,就是把他當成了自家孩子,秦氏見小閨女懂事體貼,也不阻攔,她看著小柳枝也是可憐、心疼得很。
“來,跟秦姨走,咱們去吃點東西。”
“不,我不能去,我在這陪著我奶,秦姨,你帶元卿姐去吃。”小柳枝搖著頭拒絕道。
“咕嚕咕嚕。”小柳枝的話音剛落,就響起一陣咕嚕咕嚕的聲響,這孩子一下子就臉紅了,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你這孩子,要進孝心不在這一晌上,你先和秦姨去,等過會兒咱們在來替你元卿姐,這還有你程叔呢,放心吧。”
秦氏本身就是個母性特別強的人,平時就喜歡孩子,最見不得孩子吃屈。
本就憐憫小柳枝,加上這孩子又懂事乖巧,對奶奶孝順,讓去吃飯還不動,秦氏就難等了,不顧小柳枝的抗拒拉起來就領著他走了。
好在小柳枝現在人,餓的也沒力氣,秦氏就像提溜小雞仔一樣把他拎走了。
被拎走的小柳枝乖乖的任秦氏牽著去吃飯,他知道這是程元卿一家人對自己好,小小的他已經很能分辨善惡是非。
“秦姨,我奶的白事你們花了不少銀子,我知道我奶的銀子放哪,等晚上我就拿出來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