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華北方面軍剛剛恢復戰鬥力,岡村寧次真的不敢大意,如果再讓馬崢所部吃掉一個野戰師團的話,那麼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向大本營以及天皇陛下交代了。
思之再三,岡村寧次還是給阿部規秀所部下達了突圍命令。
接到方面軍司令部發來的電報之後,阿部規秀長長出了一口氣,他還真的怕岡村司令官讓他死守天津城,固守待援。
相比於岡村寧次而言,阿部規秀可以說是整個侵華日軍中最瞭解馬崢的高階軍官,要說比他更瞭解馬崢的人有嗎?有!可惜那個人已經回國了!這個人就是原方面軍情報負責人佐滕愛子!
岡村寧次雖然是個中國通,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一定的瞭解,這一點阿部規秀自認比不上他。但是如果僅僅只是說馬崢以及他麾下的那支軍隊的話,阿部規秀自認為絕對不比任何人差。
從昭和12年開始,當時他還是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的時候就已經和馬崢所部交過手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是看著馬崢所部一步步崛起於北中國的。
還有一點讓阿部規秀自傲的是,他是唯一一個和馬崢所部直接交手而沒有被幹掉活著時被俘的帝國高階指揮官,其餘諸如連招潘、藤田茂、內藤正一、澤田茂等人,幾乎沒有一個能逃過那個支那將軍的毒手。
正因為如此,阿部規秀真的是很害怕和馬崢所部交手,更擔心獨自面對馬崢所部。
儘管他也知道援兵就在路上,但是他依然不敢獨自和馬崢所部對抗,因為那樣和找死沒有任何區別。
而且就在剛剛前線傳來訊息,馬崢所部已經攻佔了小半個城西和三分之一的城南,天津城已經有五分之一的城區落入了馬崢所部手裡,而這距離馬崢所部入城也不過一個半小時。
完全可以預料得到,照這樣打下去,最多天亮馬崢所部就能攻佔一半以上的城區,到時候這一仗就成了巷戰。一旦援兵在路上受阻,後果不堪設想。
好在方面軍司令部的那些傢伙還沒有昏頭,沒有讓他們死守天津,一切還有機會。
略作思考,阿部規秀就命令指揮部的這些高階軍官立即指揮部隊交替掩護,從城南殺出重圍。
儘管馬崢已經預料到日軍可能會突圍,但是卻沒有想到阿部規秀會這麼快就組織部隊突圍,畢竟攻城戰僅僅開始不到兩天,而部隊入城更是不到兩個小時。
再加上他這次指揮的部隊並不多,除了一部分用於入城進攻之外,還的預留一部分準備攔截日軍的援兵,因此並沒有在城外留有阻止日軍突圍的部隊,所以被阿部規秀所部打了個措手不及。
很快,在阿部規秀的指揮下,天津城裡幾乎所有的日軍全都突圍了出來,只留下為數不多的偽軍被當作炮灰留在城裡繼續戰鬥,阻擊馬崢所部追擊。
戰鬥一直進行到凌晨四點十分,馬崢所部終於將城裡的殘敵肅清,再一次攻克了天津城。
不過可惜的是,這一戰除了拿下天津城外,幾乎沒有多少繳獲。
城裡的日軍幾乎是全員撤退,偽軍也撤出去了一部分,而在臨走的時候,日軍將囤積在城裡的彈藥全部炸燬,又將一部分軍糧也點燃。除了天津港口那十幾艘受損嚴重的戰艦之外,馬崢所部幾乎沒有什麼收穫。
但不管是馬崢還是其他軍官都清楚,打天津的意義不是在於那些繳獲,而是堵住了日軍從天津登陸平津地區的通道,避免了37年時的悲劇。
因此在攻佔天津城後馬崢所部沒有就此停歇,在馬崢的命令下第14、15師繼續南下追擊阿部規秀所部,按照馬崢的要求,務必將日軍趕出天津範圍。
然而僅僅一天之後,前線再次傳來訊息,由於第14師一旅追擊的時候太過於冒進,被阿部規秀那個老東西在滄州以南的大滿莊打了一個回馬槍,所部損失慘重不說,連同旅部在內的三千六百餘人被圍在了大滿莊。
此時除了阿部規秀所部外,又有日軍的1個師團正向著大滿莊而來,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吃掉第14師的一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