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鐵血兵王】第一干一百六十四章:火箭筒再建奇功(求訂閱!、求月票、求一切!)
“瞄準!”
“發射!”
“轟”
一輛日本九七式戰車瞬時間就被撕成了碎片,車內的幾名日本坦克手無一生還。
塞北兵團給部隊裝備的這款火箭筒比之前仿製德國鐵拳型火箭筒更加先進,這是馬崢按照後世中國1969年式40mm火箭筒仿製的。
當然了,馬崢還可以仿製更高階更先進的火箭筒,但是以現在的軍工技術而言,根本無法滿足更先進的火箭筒的生產要求。
不過相對而言,這款火箭筒的威力還是非常可以的,最主要的是造價極低廉。
這款火箭筒彈體採用241式單噴口尾翼穩定火箭彈,該彈吸取了繳獲的美製88.9毫米火箭彈的優點,構造更加簡單,飛行穩定,準確性也有相應提高。由於採用了尾翼穩定,克服了火箭筒旋轉火箭彈高速旋轉造成的破甲射流發散,垂直破甲可達120毫米。
&nm到25mm的戰車來說,火箭筒簡直就是噩夢。在坦克部隊的掩護下,機械化步兵團五百多具火箭筒發揮了莫大的威力。
見戰場上“轟”“轟”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很多日軍坦克手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請就被炸成了碎片。
由於天太黑,就算是躲在隱蔽掩體裡的山田少將也沒有搞清楚怎麼一回事,只看到自己的戰車部隊不斷地被消滅,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八嘎,撤退,趕緊撤退,這是屠殺!”開戰不到三十分鐘山田少將無奈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但是戰鬥已經進行到了這個地步,又豈是那麼容易撤退的。這就好比打架,兩人已經糾纏在了一起,其中一個想逃,那那麼容易。
裝甲部隊對於準備撤退的日軍坦克那是窮追不捨,竭盡全力糾纏,在消滅日軍坦克的同時為火箭筒部隊創造機會。
最終山田旅團還是沒有撤下來,有了火箭筒這種強大的步兵反坦克裝備,塞北兵團那是如虎添翼。再加上這一戰本身就是有心算無心,在數量龐大的火箭筒部隊面前,日軍的戰車不斷地被摧毀。
“轟”“轟”“轟”
看著自己的戰車部隊不斷地被消滅,而中國戰車部隊以及那些拿著反坦克裝備的步兵窮追不捨,山田少將心在滴血,但是卻無可奈何。
要是岡村寧次或者是梅津美治郎中將在這裡的話,他肯定會命令炮兵進行無差別轟炸,臨死也讓炮兵部隊給拉幾個墊背的。但是山田少將沒有這個魄力,戰鬥一面倒已經將他的心打亂了。
戰鬥只進行了50分鐘而已,在坦克旅的配合下,火箭筒部隊輕取日軍臨時拼湊起來的裝甲集團,另外還端掉了日軍的那個速射炮聯隊。
山田所部除了十來輛戰車逃得快僥倖生還以外,剩下的四百多輛戰車全部被摧毀,整個戰場上到處都是燃燒的戰車殘骸,將整個山口都堵得水洩不通。
這個結果是佐藤等人誰也沒有想到的,要是戰車部隊輸給蘇聯人那是技術問題,是國力問題,情有可原。但是如此龐大的戰車部隊竟然被支那區區不到兩百輛戰車給全殲了,這讓日軍高層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
而且根據逃生計程車兵回來報告,這場戰車間的對決根本就是一場有預謀的屠殺,400輛帝國戰車在戰場上只堅持了不到50分鐘,也就是說每分鐘最少有八輛戰車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