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吧!”
......
天津和北平一樣是個難啃的骨頭,由於天津靠海,有軍艦和炮艇的支援,所以這裡的日軍並不擔心給養和後路問題。
況且現在天津碼頭上堆積如山的物資給了那些日偽軍不少信心,雖然知道八路軍已經達到了北平,馬上快要兵臨城下了,但是他們依然不覺得已經到了世界末日。
反正以天津的城防工事,八路軍就算是來上十萬人也不一定就能拿天津城怎麼樣。再說大海上不是有軍艦嗎,實在不行大家就上軍艦撤退,後路還是沒有問題的。
八路軍再厲害還能扛著大炮在海里追擊他們不成,所以此時天津城裡的日偽軍的鬥志還在,最起碼比北平城裡的日偽軍強了不少。
正因為知道這些,所以徐虎知道進攻天津城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必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行。
說起攻其不備,徐虎想到了水陸夾擊的戰術。雖然日軍的海軍確實很強,在天津港口現在還停留著兩艘大型軍艦和二十多艘貨輪,而八路軍方面則是連一艘像樣的船隻也沒有,更不要說海軍了,所以從雙方的實力對比情況看,八路軍絕對沒有從海上來的可能。
畢竟日軍的岸防部隊也不是吃素的,整個天津海岸單單駐軍就超過了一個步兵大隊,此外還有十幾艘炮艇和數十門岸防炮,這樣強大的火力別說一向就是在陸上行動的八路軍了,就算是國民政府的海軍部隊來了也是白搭。
但是經過仔細的分析和周密的部署,徐虎認為海陸夾擊成功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八路軍雖然沒有艦艇,但也未必拿日軍的艦艇一點辦法也沒有。
要知道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越可能發生,徐虎所部雖然沒有大型艦船,但是卻可以徵召大量的大型漁船。儘管漁船和軍艦幾乎沒有任何可比性,但是漁船也有漁船的好處與優點,漁船不但體積小,而且還極為靈活,所以日軍要是拿軍艦打漁船那樂子可就大了,命中率絕對會讓日軍的海軍軍官蛋疼的。
如果趁著夜晚,這些小漁船對天津海岸發起衝鋒的話,那麼成功率還會提高不少。
況且並不需要部隊和日軍在大海中抗衡,只需要他們直接衝上天津海岸即可。只要上了岸,日軍的軍艦和岸防炮就徹底失去了作用,而且還可以利用岸防炮對付日軍的軍艦。
所以只要將搶灘登陸的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就有成功的希望,而且徐虎還打算讓楊成武所部以及其他幾支部隊從天津城四周向天津守軍發起進攻,牽制外城的守軍向海岸部隊增援,如果能吸引日軍岸防部隊調兵來增援外城守軍那就再好不過的了。
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準備,而現在八路軍最缺的就是時間,因此攻打天津能不能順利進行,徐虎這個總指揮也沒有一點底。
11月5日,經過一個星期的準備,終於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深夜十一點,在徐虎的命令下,由北平南下天津的整編二師一旅以及炮兵團天津之敵發起了全面進攻。
儘管北線的部隊只有一個旅外加一個炮兵團,總兵力不過八千餘人,但是依然給日軍巨大的壓力。
與此同時,整編五師四萬大軍也已經兵臨天津城下,4萬餘人一字排開,對天津城發動全線攻擊。在南線,徐虎所部集中了220多門火炮,500多挺輕重機槍以及80多輛戰車,以猛虎下山之勢對天津的日偽軍進行了全方位的打擊。
除了這些之外,大約兩個營的部隊秘密在天津以南的海岸集結,一百多艘中大型漁船也被收集到了海岸邊,在城外的戰鬥打響的同時,千餘名士兵隨即登船,直撲天津海岸而來。
對於這些士兵而言,他們所執行的是一次沒有任何把握的戰鬥,一旦出現失誤,在海上被日軍的海軍圍上,這一千人恐怕沒有人能活著上岸。
儘管前途未卜,儘管可能永遠留在大海里,但即便是如此,依然沒有人退縮。在指揮官的一聲令下,一千多名精幹士兵沒有絲毫猶豫,紛紛跳上岸邊的漁船,鬥志昂揚的向未知的戰場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