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抗日之鐵血兵王> 第五百一十二章:鋤奸隊(第十九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一十二章:鋤奸隊(第十九更)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五百一十二章:鋤奸隊(求訂閱、求月票、求一切!)

為了順利的完成這次鋤奸任務,馬錚特意以狼牙特戰大隊為主,情報部門為輔,組建了魯西抗日鋤奸大隊。這個抗日鋤奸大隊可不是馬錚隨意想出來的,而是確有其人其事。只不過人家的“編制”可要比他的這個大隊大多了,人家可是“團”級編制。

說起這個抗日鋤奸團,這兩年可是如日中天,在平津一帶名頭很響亮。

抗日戰爭就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曠世大戰,其慘烈程度在古今歷史上都是罕見的。這不僅僅表現在戰場的本身,在戰場背後也有許多感動全中國人民的事情,就如同淞滬會戰的時候國民黨寶山營八百英烈守四行倉庫。人們之所以能記住寶山營,並不是說寶山營在全國上百萬大軍中是最好的最精銳的,想當年淞滬會戰之時,國民黨政府在上海地區一共派遣了數十萬大軍,一個營在那裡連一個水泡都濺不響。

但是為什麼一夜之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寶山營,這不單單是因為寶山營視死如歸為大部隊殿後,而是綜合了寶山營本身和一部分全民抗戰的因素,例如那名因送國旗而出名的小姑娘。也正是那位不顧自己生死為寶山營送去一面青天白日國旗的小姑娘,她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希望,讓全國人民知道抗日圖存連一個上初中的小女孩都知道,所以寶山營火了。

也正是因為全民抗戰,全國湧現了許多不知名甚至在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的抗日團體。有些是武裝抗日,有些是曲線救國潛伏在敵人內部,比如說這個抗日鋤奸團。

抗日鋤奸團最後的結局固然悲壯,但是這卻不是馬錚所能考慮的了。馬錚現在想的是怎麼在山東地區將這個抗日鋤奸大隊的名號打出去,畢竟山東距離天津並不遠,天津的一些事情山東的日偽軍也是聽說過的,而抗日鋤奸團的人和事山東的大漢奸小鬼子更是耳熟能詳。

因此,冒名頂替這個抗日鋤奸團還是很可行的。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減輕馬錚這邊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日軍的偵查防線轉移到其他地方。

由於人員數量有限,高素質的特戰隊員馬錚手裡也就只有那三百多一點,除了留下四十多名充當獨立師的教官外,許海峰所能調動的也就不到兩百六十人。

馬錚的命令一經下達,許海峰那邊就立即開始行動。也許別的部隊打仗需要準備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這些特戰隊員們打仗除了必要的彈藥外就沒有其他好準備的了,所以集合也就十幾分鐘的事情。

8月7日,許海峰率領兩百六十四名特戰隊員出征了。

許海峰走後,馬錚也不幹閒著。日軍顯得已經把陽穀縣及其周邊地區當成了治安重災區。駐山東最高軍官尾高龜藏中將已經電令步兵第10旅團的瀨川四郎少將開始著手整改這一地區的治安。

同時尾高龜藏中將還給偽山東行政公署、山東省政府首腦人物唐仰杜下達了死命令,命令他的山東偽軍立即向聊城集結,並且還向在陽穀縣同呼延家族談判的前線指揮官施加壓力,要是呼延家族在15日之前不接受皇軍提出的條件,皇軍將會採取其他手段解決陽穀縣的事情。

至於其他手段是什麼,呼延家族的人用屁股想也能想得到是什麼,不就是用槍炮子彈嗎,用得著這麼嚇唬人嗎。

很快,陽穀縣便傳來了訊息,呼延家族願意接受日軍的條件,整個家族在8月20日之前撤離陽穀縣,在8月底徹底離開山東地區。

接到這個訊息後,馬錚並沒有任何意外,因為一個家族同一個強國抗衡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作為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家族,家族的利益有時候會比國家利益看得都重。呼延家族會這樣選擇完全是在馬錚的意料之中的,所以馬錚並沒有絲毫意外。

清楚歸清楚,但是並不代表馬錚就理解呼延家族的做法。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有國才有家的道理應該人人都明白,怎麼一到了關鍵的時候就都只顧著自己或者只顧著自己的這個小團體的利益,而將國家利益丟到了腦殼兒後面。

他馬錚雖然不是一個迂腐的人,有些時候必要的妥協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說他們和日軍進行換俘交易,但是像這樣向敵人妥協的事情他還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出來。

不止是馬錚做不出來,任何一個真正有良知的中國人都做不出來,比起國民政府成群結隊的投敵的現象來說,八路軍在整整八年的抗戰中投敵的人數屈指可數,尤其是在高階指揮官上,八路軍幾乎沒有一個案例。

馬錚清楚地記著,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在1939年寫的《堅持華北抗戰兩年中之八路軍》一文指出,抗戰兩年來,僅八路軍各部主力在華北戰中陣亡將士計有1.5萬餘人,負傷4萬餘人。在這一傷亡總數中有50%以上是黨員。左權用這些數字,回應國民黨方面某些人誣衊八路軍“遊而不擊”。

然而時至今日,許多人對於八路軍領導的敵後游擊戰對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意義仍然存在著疑問。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既然中國人民最終還是選擇了共產黨領導中國,那麼就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先進的政黨,是一個值得中國人民相信的政黨。

當然我們也不能將那些真正想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士同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相提並論,無論是什麼人,對於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都有著自己的認識。

即便是馬錚自己當時也有這樣的疑惑,尤其是當他行走在中國人民抗日曆史博物館,看到裡面記錄的那些戰役資料,心中疑問就更盛。

按照歷史記載,國民黨廣大愛國官兵在正面與日軍進行了22次規模宏大的浴血奮戰,殺傷了日軍數十萬有生力量,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國民黨數百名將領在這些會戰中光榮捐軀,在中國各大抗戰博物館中可以看到他們的名字。

相對於國民黨軍正面抗戰22次大規模會戰,延安方面領導的敵後遊擊作戰對於抗日戰爭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僅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會戰的八路軍和游擊隊到底對抗日戰爭作出了多大的貢獻?

但是隨著馬錚對於中國抗戰史研究的深入,很多疑惑都迎刃而解。國民政府正面作戰的功績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八路軍敵後作戰的作用也不能忽視。

37年到39年之前,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正如國民政府宣傳的那樣,當時的國民政府才是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但是在1939年之後,敵後抗日戰場才真正顯示出其威力,這是******以及所有國民黨高階軍政官員所沒有想到的。

後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的名為《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中說:“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縱隊,7年半總計對敵大小戰鬥11.5萬餘次,擊斃和殺傷敵偽軍計96萬餘名,俘虜敵偽軍計28萬餘名,爭取投誠反正敵偽軍計10萬餘名,敵偽總共損失計136萬餘名。”

而且馬錚還知道朱德總司令的這個資料並不準確,由於戰事頻繁,所以整個華南抗日縱隊缺1943年以前的資料。而此時八路軍和新四軍創造了遍於華北、華中、華南19個省地區的解放區,解放人口共計上億人,八路軍、新四軍及華南抗日縱隊全軍總數已經達到91萬正規軍,民兵220萬人以上。

要是按照老蔣的戰略部署來說,像廣大的解放區早應該放棄了,那樣這數十萬正規軍又從何而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