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憶了一下,似乎上次在寧氏茶樓裡看到的那本古籍裡有這樣一段對靨屍的記載。
我之所以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是因為那段記載實在太過駭人聽聞。
據說在上世紀三四十年的時候,各種軍閥混戰,****不斷,各種妖魔鬼怪也隨之作亂。
有一位姓易的陰陽先生,在路過一處荒村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那就是這村子死氣沉沉的,整個村子都沒有一點動靜,別說人,連個活物都沒有。
那年代饑荒嚴重,加上軍閥的掠奪,大片大片的村莊已經難以養活民眾,逃難的難民數不勝數,荒村也實屬正常。
但是再荒涼的村子,也應該有活物的存在,比如說蛇鼠,青蛙,各種小蟲子。
可是這個村子裡,可以這麼說,連個蚊子蒼蠅之類的都不存在。
可見這個死氣沉沉四個字已經達到了什麼程度。
所謂藝高人膽大,這位易先生對這座荒村產生了好奇,正趕上時間已近深夜,此地除了這個荒村,也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點,易先生索性就住在了這荒村內,打算住上一夜再趕路。
他在村子裡轉了一圈,發現寥寥的幾十戶人家早已經走空,但是這些人家走的時候顯得特別著急,似乎只帶了一些隨身的財物和細軟,連傢俱之類的都沒處理。
那些破敗的房子已經搖搖欲墜,每一間破屋都佈滿了塵埃。
易先生思前想後,最後決定住在村中的祠堂內。
一是因為他發現了這座祠堂甚是古怪,想要一探究竟。
而是因為祠堂畢竟不屬於哪一戶人家,偶爾有過宿的人,基本都會在祠堂內過夜。
易先生在村子的正中央找到了這荒村的祠堂,但是他發現,距離這祠堂越近,周圍的空氣就愈發的寒冷。
而且整個村子其他人家的院門房門都是大敞四開的,唯獨這間祠堂的大門,是關得緊緊的,隱隱的,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裡面一樣。
這祠堂越是神秘,就越是激發了易先生想要看看的好奇之心。
易先生既然是當時出名的陰陽先生,自然對靈體氣息之類的特別熟悉,面對如此古怪的情況,他依然決定進去看一看,可是就在他走到了祠堂門口的時候,突然聽到了數百道的慘叫聲在祠堂內響起,這聲音仿若一道無形的力量,將他硬生生的定在了祠堂門口。
易先生的臉色變了,他能聽得出,那是數百個人在慘死前發出的呼救聲,悽慘無力,滲人至極,若是換成個普通人站在這裡,不被那股陰冷的氣息凍死,也要被這聲音折磨得精神失常。
而那股無形的力量,卻是沖天的怨氣,這些怨氣似乎在告訴他,讓他不要進門。
要說易先生這個人,也確實是個人物,膽大,心細,在當時陰陽先生這個行當裡,那是出了名的真漢子。
數百道冤魂的呼喊並沒有讓他產生膽怯,他反倒膽氣十足,暴喝一聲他祖傳的口訣,穩定了心神,緩緩推開了那祠堂的門,一步邁了進去。
這一進去不要緊,這位號稱陰陽兩界都出了名的漢子居然被嚇得呆立當場。
或許不該用嚇這個詞,應該是震驚於眼前的這種悽慘畫面,導致出現短暫的失神。
不大的祠堂地面上,密密麻麻的躺滿各種悽慘形象的屍體,有肚子被剖開的,有眼珠被挖出來的,有斷胳膊斷腿的,還有被掏空了心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