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線上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何東的表情中帶著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悔恨,繼續講述著他的過往。
狗兒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長大,老道士除了交給他一些道法典籍之外,還時長教給他一些粗簡的武藝防身。
轉眼間,狗兒已經八歲。
在那個時代的農村人思想中,要想出人頭地,便只有苦讀書一條路來走。
所以對於教育,各家各戶都是特別重視的,因為這是他們幾輩子人出頭的希望。
別人家的孩子三歲就傷幼兒園,六歲就開始讀小學了,而狗兒八歲還沒上學,這不由得讓何家人特別的焦急。
這一天,何家一家三口突然全都上了山,集體的來到了老道長和何東住的地方——一座破敗的道觀。
這道觀極為破敗,房子已經年久失修,甚至連香火都沒有了優-優-小-說-更-新-最-快。
道觀前開闢出了幾分地,老道長帶著八歲的狗兒正在園中做工。
這些年過的很快,何家的日子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漸漸的好了許多。
何長青在瘋婆娘的勸說下進了城,在城裡做了份工,瘋婆娘則是跟著一家縫紉店學做衣服。
由於背上有舊傷,加上長期伏案在縫紉機臺,她的背駝得有些厲害,走路都是低著頭的。
街坊鄰居都為這個長相清秀,心靈手巧卻駝背的姑娘惋惜。
可是瘋婆娘卻不覺得什麼,安安心心的跟何長青勞作,日子久了,這收入緩慢增加,何家的生活便過得越來越好了。
每逢過年過節的,何長青和瘋婆娘便會回老家探看何老太,然後一家三口便上山探看狗兒,順帶給老道長帶些酒水。
何老太走路都很吃力了,即使被何長青扶著走,這一路泥濘的山路走下來,也頗為艱難。
何長青一手攙著老孃,一手拉著媳婦,合合滿滿的來到了園子前,看著老道長和狗兒勞作。
老道長察覺三人到來,卻一絲反應也沒有,安心插秧種地。
一旁的狗兒雖然早有些按捺不住,但是卻不敢違逆老道長,只能安安心心的跟著道長幹活。
待到手中的秧苗種完,老道長才長出了一口氣,直起了腰桿,皺眉看著何家三人。
狗兒這時候特別興奮,一下子躥到了三人面前,伸手便往瘋婆娘挎的籃子裡翻去。
一邊翻還一邊喊道:“奶奶,爸,媽,你們怎麼來了?”
瘋婆娘笑著拍了一下他的腦袋瓜子,笑道:“先去一邊玩,我們和乾真道長說點事。”
老道士乾真聽到瘋婆娘說的鄭重,便洗了洗手,對三人道:“屋裡說吧。”
說是屋裡,其實不過是那破道觀後身的一間土泥巴房,三個人跟道長進了屋,狗兒端上幾杯香茶,便退了出去。
道長凝視著瘋婆娘,點頭示意道:“有什麼事,直說無妨。這個時節萬物復甦,正是早春之際,你們這個時候前來,怕是有什麼重要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