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進慈寧宮,哀家給你做一頓好吃的。”
老太后的廚藝非常一般,看到大孫子自然而然就想起做一頓好的,以彌補穆陽兒時對他的虧待。
畢竟,穆陽當初吃一個雞蛋,老太后都要罵罵咧咧嘟囔半邊,當然再不滿也會給阿陽吃就是了。
她就是這麼個脾氣。
穆陽彎腰除去鞋襪,挽起華麗的錦袍衣襬纏在腰間,大步走入田裡面,動手幫老太后拔蘿蔔。
老太后有點不真實掐了自己老臉一把,沒做夢啊,穆地主如今都不肯幫她拔蘿蔔。
當然,她也捨不得寶貝小兒子被太陽曬,幹農活的。
“阿陽,一會兒哀家自己收拾,別髒了你的手。”太后聲音越來越小,因為穆陽就沒停下過。
拔蘿蔔比老太后還要熟練,並沒有忘本。
“皇祖母過來歇歇,喝杯茶,地裡的活就該讓阿陽去幹。”雲薇主動走過去,倒了一杯茶等著老太后,“他力氣大,一會能幫您整的利索了。”
老太后又看了看埋頭幹活的穆陽,搖了搖頭走出農田,橫豎開墾出來的農田面積不大,應該累不壞阿陽。
雲薇親自侍奉老太后淨手,再遞上一杯暖茶。
她的手搭在額頭,望著拔蘿蔔的穆陽,說道:“這時候我該挎個籃子,給自家男人送飯啊,當年您是不是也給……給老國公送過飯?”
老太后搖頭道:“那倒沒有,他不會幹農活,地裡的的活兒都是我在做,偶爾我讓萬氏下田……阿陽養好身體後,一直跟著我下田,把萬氏的活兒,他全乾了。
當初阿陽可是很瘦的,幹農活一點不含糊,也不學著偷懶,萬氏每次送飯送水時,都會偷偷給阿陽多留一份。
那個時候,他們像一對至親的母子,兒子護著孃親,孃親心疼兒子,哎,現在想起來,阿陽做得比阿晨他們幾個好,難怪萬氏拿他當親兒子疼。
一起受過苦的情分往往能勝過血脈……老三得付出多少心血,才能讓阿陽……”
“閩王不也是手把手教導阿陽的嗎?”雲薇輕聲寬慰道“就阿陽的倔脾氣,不認同閔王,他絕不會過繼到閔王名下,您是不知道,昨日見禮時,阿陽一直叫閔王父親。”
老太后眸子閃了閃,“真是打心眼裡承認的?薇丫頭可別騙我,你娘說過,讓你孝順我來著。”
“您眼明心亮,若不是認同閔王之子的身份,阿陽不會幫您拔蘿蔔,他想讓閔王高興,哄您開心,當然讓您放心。”
老太后果然開心起來,拉著雲薇的手說起曾經在鄉下的事。
雲薇狀似很有興趣,她沒有欺騙太后。
但還有一句真話沒有說出口,穆陽這麼做,也是因為穆陽已經下定決心離開京城了。
等他們再回轉京城時,江山同大局已定。
穆陽把蘿蔔地的蘿蔔拔完,洗了手,同雲薇向太后磕頭敬茶。
太后賞了他們好幾大箱子物什,又留著他們吃了一頓飯,依依不捨把這對新人送出慈寧宮。
老太后立刻吩咐女官們將蘿蔔裝車,“宮裡太悶熱,哀家還是住在行宮中舒服。”
她還是抓緊時間開溜吧,橫豎皇上養病同謀算,老太后幫不上忙,珍惜時日不多的時光同阿弟好好相處。
“皇祖母今日在宮裡喝了孫媳婦的茶,明日去雲府喝孫女婿的茶,她夠忙的,不知道她同祖父的事情還能隱瞞多久?”
雲薇早就看出老太后在宮裡待不住,問道:“聽我爹說,好像有一些人家盯著雲府,老太后雖然換了妝容,不過老太后在雲府住過,以及幫我爹抵擋穆晨侍衛的事情瞞不住的。
有心人去探聽的話,沒準能看出一些端倪。”
穆陽開口說道:“誰打聽到真相都不敢宣之於口,恨不得旁人挑破此事,皇上不會承認,老太后就是同你娘投緣,住進臣子家享福。
朝廷上的臣子不希望再多一個無法控制的意外因素,舅公在世時,縱然只是偶兒上幾次朝,舅公的言行著實曾讓老大人們很傷腦筋。尤其是舅公打不過他們,就喊太后……特別賴皮。”
雲薇嘴角抽了抽,畫面太美,不敢想。
“皇祖母不管事,但舅公一叫,她必然到的,皇上可以不認舅公,但不能不認老孃,大臣們其實在舅公面前沒討過便宜,因此才會在背後寫詩嘲諷舅公吃軟飯出口惡氣。”
穆陽握緊雲薇的手,看到了昭陽殿的女官,面不改色,緩緩說道:“如今再有岳父相助,他們在嘴皮子同寫詩上都不如岳父,更不敢輕易挑破了,皇上難得糊塗,他們也就糊塗著吧。”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