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仙的大會的第二場比試規則非常簡單。在十二個擂臺上分別脫穎而出的人才能進入第三輪較量。比試方法不計,生死不計。只看誰能站到最後。
透過第一輪比試的共有二百四十人。以第一日內力測試的前二百四十名為準。這意味著第二日的擂臺賽中每一個擂臺上都會有二十人進行比武,二十進一不可謂不殘酷。但也非常容易理解。
到會的各路江湖好漢對此倒是頗感意外。經過了第一日的古怪內力測試,所有人都以為第二日雲煥宗又會給出別出心裁的比試方法。沒想到竟然是最常見的擂臺淘汰賽。眾人也不知該放心還是失望。
真正可以嚼出這次比試味道的寥寥無幾。
沈崖和卓青霜卻立馬察覺出了雲煥宗在規則中的謀劃。
活用看似簡單的規則,並綜合各方勢力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才是高明佈局。雲楓顯然就是這樣一位高明的出題人。
這場比試看似公平,二十人裡誰最強誰晉級。可是一旦結上各個門派間的複雜關係,這看似尋常的較量就變成了十二場複雜的博弈。要知道,尋仙大會一開始就宣告,最後奪魁之人背後的一整個宗門,都將有資格進入仙人洞天。一旦把個人和整個門派捆綁在一起,那二十進一的意義也會從根本上發生變化。
而“生死不計”四字又把雲煥宗故意藉此挑撥削弱其餘門派的意圖體現的淋漓盡致。但云楓的真實目的遠不止於此。
進入前二百四十名的人當中,以六大門派居多,中間還夾雜了一些小門派的高手和獨行俠。這些人又都是根據抽籤決定各自的場地與對手。局勢將會複雜多變。
通常來說,每場裡如果能多幾個自己門派的人自然會是好事,可以聯手清除掉其他門派的障礙。但每場中若是某個門派人數過多,又會造成不得不自相殘殺的局面。即便這些門派為了儲存實力,自己人之間不進行打鬥,直接挑選一人晉級。那也會影響原本可以有多人進入第三輪的大好優勢。當然,這樣的心思,對於六大門派的人影響最大。其中雲煥宗暗含的計較不言自明。
然而,這一問題引發的連鎖反應尚未到此結束。那些獨行俠和小門小派也不是傻子,二十人的混戰中,他們也會想辦法聯手,以免遭到幫手眾多的大門派弟子的第一波圍剿。
但是他們也同樣存在著顧慮。有些獨行俠和小門派常年暗中依附於六大門派,如果在擂臺上遇見了自己所依附的靠山,免不了要成為對方的幫閒。即便自己的實力高過所依附的大門派中的弟子一些,也不得不給對方讓出道來。免得大會後被秋後算賬。
幫派與幫派之間的依附關係或明或暗,這讓小幫派高手的聯盟變得脆弱不堪。誰都不能料到自己身邊的這個幫手,會不會在某一刻因為他真正的主子而偷襲自己。
十九個對手,就意味著自己面對的最多會有十九個勢力。如何在複雜的局勢中進行合作,合理利用自己場內的同門以及下屬門派,並在每股勢力之間巧妙的周旋,才是能脫穎而出的關鍵。
而云煥宗或者說雲楓設下如此比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藉機判斷出各個大小門派之間原本隱蔽的依附關係。在如此複雜的局勢中,即便有人想隱瞞也必然會露出蛛絲馬跡。
這無疑是陽謀,卻比陰謀還有讓人難以察覺。
對於參賽者來說,他們中大多數人沒時間去思考這些。雖說江湖上多的是奸詐狡猾之徒,卻有更多頭腦簡單之輩。如何在二十人裡脫穎而出順利晉級,事後又能沒有負擔。光這些問題就夠讓他們煩惱的了。
他們現在憂心的更多是對手的強弱。
如果一些強者很巧的被分配到了同一個場內,又會造成最終晉級的十二人並非最強十二人的的局面。一些原本可能要到最終比試才能產生的精彩對決也隨時可能提前上演。
這對於看客來說倒不失為一樁好事。
雖然進入第二輪的人數不少,但幾乎所有人都清楚,最值得注意的,無疑是內力比試中的名列前茅的高手。
各大派的掌門人和領隊自然是順利名列前茅,一些小門派的高手只能落在後面。這讓到會眾人再一次確認了六大門派的底蘊深厚。倒是有幾個成名已久卻不是任何門派的高手此時榜上位置靠前。這些人才是最容易成為眾矢之的的存在。
其中卻有個例外。
玄劍門三人之一的徐遠俠。
此人昨日一指橫空出世,內力排名位居榜首,幾乎震懾住了參賽的所有江湖好漢。不知來歷根腳,背後宗門情況又特殊,實力可怕至極,這種人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甚至許多人都因為昨日徐遠俠的表現,認定本次大會的第一名非他莫屬。
只可惜,這樣的一個絕頂高手竟然屈居在繡花枕頭一般的沈崖之下。背後的玄劍門更是名存實亡。
誰都在心裡暗暗祈禱不要與此人分到一組,即便是對上六大門派的掌門都能試著與人聯手對付。徐遠俠卻讓他們產生了深深的絕望。幾乎所有人都打定了與他分到一組就直接認輸的主意。活命可比晉級重要。
而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又把對於徐遠俠的畏懼所產生的怒意,下意識地轉嫁到了他們所認為的繡花枕頭沈崖身上。
沈崖卻不以為意。此時的他早就有了謀劃。他首先要做的,便是利用雲楓針對各大門派設下的圈套理清楚各派之間的關係,從中調查出他想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