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摩的是什麼?”
朱曉華一愣,忽然想起這個年代還沒有“摩的”這個詞,也沒有開摩的這個職業。
朱曉華:“就是開摩托車載客賺錢的。”
秦三一緊張:“我沒錢掏,我不坐了,我要下車。”
朱曉華該打聽的事都已經打聽到了,也沒打算真的送這秦三去義烏街。
他樂得個省心,當即停車,放秦三下車。
朱曉華說:“這段路也沒多遠,就不收你錢了。”
秦三一把捂緊腰包:“那就多謝了。你要真收,我也不給。”
朱曉華掉轉車頭,又重新回到時代音響店對面的街上。他把摩托車停在樹蔭下,隔著街道,遠遠地看著對面的店鋪。
那裡人來人往,拍照的人很多。簡直跟自己的海鷗照相館有得一拼。
他不得不感嘆,辦理一代身份證浪潮,真的給洛城人帶來了很大的改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洛城人,終於有機會走進照相館,拍上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
當天下午,朱曉華又看到兩個面熟的人,拿著膠捲從時代音響店裡走出來。
一天下來,他至少發現四名面熟的人從時代音響店買了膠捲。
朱曉華有點納悶,這些客戶為什麼會在這裡出現。按道理說,他們已經跟陳響丸合作了,就不會再跑到時代音響店裡買膠捲。
難道是因為對方降價的原因?
朱曉華又趁機攔住幾個人問了問。
“打聽下,你們在這邊買膠捲,多少錢一盒?”
朱曉華騎在摩托車上,慢悠悠地跟著人行道上的人。
有人答:“二十五一盒,不過老闆送了我兩張這個。”
這人揚了揚手中的白色相紙。
其他幾人手裡也均拿著相紙。
朱曉華瞭然,同樣的價格,遲重會送東西。
或者批發的客戶,遲重會有意降價,保證膠捲價格比自己的低一塊錢。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段時間遲重膠捲大賣的原因。對方所有的銷售政策均是壓著海鷗照相館的膠捲批發政策而制定,自然能技高一籌。
他們賣膠捲顯然是衝著自己來的。
朱曉華決定回去找陳響丸好好商量商量對策。
朱曉華把自己在時代音響店看到的情況告訴了陳響丸。陳響丸當即決定製定反制措施,降價、送東西。
此後兩日,義烏街批發中心買膠捲的客戶還是零零散散,不多不少。
直到第二日天黑,那名交了五十塊錢定金,承諾買兩箱膠捲的秦三也沒有出現。
陳響丸有點坐不住了。
陳響丸說:“這人怎麼這樣,答應好好的,結果卻不買。害我們白高興一場。”
朱曉華想起那天見到的一些熟悉面孔,說:“這秦三該不會把時代音響店剩餘的兩箱膠捲買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