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忽然發生的星際戰爭,李易忽然覺得這個世界出現了一絲微妙的不和諧感。
就在剛剛,那邊的艦隊出現在了蟲洞的範圍內,儘管他們的影象並沒有被直接的收集到這邊的光學儀器上,但是都已經是現在這樣的技術了,能夠顯現東西的可不只是光學儀器。
那些手機蟲洞資料的儀器上閃過的資料流在專門的軟體的作用下直接將蟲洞中正在躍遷過來的艦隊群展示了個一清二楚。
那是至少有一千多個戰艦,儘管看起來這些戰艦的大小似乎並不大,但是人類這邊卻絲毫不敢大意,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準備進行飽和的火力打擊。
數以千計的刺蟲戰艦從蟲洞中湧了出來,它們就像是和他們的名字有某種巧合的族群一樣密密麻麻的,在他們出現的那一霎那,人類的火力就已經開始啟動了,同時,必要的資料搜尋也已經開始了。
人類現在對於資料這東西有一種異常的著迷,幾乎在收集他們能夠收集到的一切資料。
蟲洞的、外星文明的……還有什麼其他的雜七雜八的,人類都有在進行收集。
劇烈的火力打擊,對刺蟲戰艦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但是它們仍然像是不要錢一樣的從蟲洞中不斷地湧出,而且讓人意外的是,它們即便是扛著猛烈的炮火從蟲洞中衝了出來,也不會對人類的戰艦直接發動攻擊,它們只是安靜地附著在衝動周圍的星環建築之上,似乎是在對星環進行改造。
儘管此時戰役才剛剛開始,但是在李易的眼中,他已經看到了將來。
人類終究還是為他們對於敵方的不瞭解付出了代價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損失慘重,不得不撤離了冥王星蟲洞,他們依託著土星周圍衛星上的基地構築了太陽系的第二道防線。
與此同時,戰爭的氛圍在整個人類社會開始出現,人類第一次作為一個聯合的共同體開始了對外星文明的戰爭。
全世界的工廠在進行著生產,能夠生產宇宙戰艦零件的工廠瘋狂地進行著生產。
那些不能生產這些零件的工廠則在不斷地生產著能夠生產那些戰艦零件的機械的更加精密的零件。
所有的一切都被開動了起來。
那邊的文明在投入了將近兩千艘戰艦之後成功地將星門打造成了自己在太陽系中的基地,在這樣的短短的幾個月中,他們並沒有進行什麼活動,只是在那裡搞建設。
人類損失的戰艦在這段時間裡得以補充,並且無論是數量還是火力或者說是型別都要比之前豐富了許多。
可是儘管如此,人類構建在土星軌道的防禦仍舊是被突破了,人類在撤退的時候利用十艘大型的工程宇宙飛船將土星的這些衛星拉到了下一個防禦帶。
處在轉折點的戰鬥是在小行星帶的位置開始的。
在小行星帶中雙方的遭遇戰中,人類成功地戰勝了那邊的機械和蟲族的混合文明,這一次的戰爭,給了人類更多的信心,於是人類彷彿是獲得了buff一樣開始了新一輪的科技大發展。
無數應用於戰爭的武器被研發了出來,紛紛載入到了向下餃子一樣產出的戰艦上去。
人類的優勢開始彰顯出來,無論是本土作戰加成還是面臨科技大爆炸的奇點,總而言之這些都讓人類開始走向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但是那邊的文明似乎並不想放棄,他們仍舊在不斷地派遣這艦隊,雖然數量沒有人類下戰艦的速度快,但是戰鬥力還是很強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