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星環 (1 / 2)

從人類發現當初的那個蟲洞,到現在開始建造蟲洞,時間實際上並沒有用上多久,但是期間產生的影響確實之前任何的相同的時間跨度所不能比擬的。更新最快

這幾乎是人類從一個地內文明走向星際文明的標誌。

也是人類掌握的第一種成熟的超越光速的移動方式。

人類在這一次的選擇中,選擇了蟲洞的方式來進行超光速移動。

這將大大地縮短人類與任何已經發現的星球的距離。只要有兩點在宇宙間的座標以及一些其他的引數,這個時空的人類便能夠直接建立通道。

現在進行的就是對半人馬座三星系統這一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的蟲洞實驗,一但人類成功,那麼在冥王星的物質基礎上建造的巨大傳送門將帶領人類到達新的宇宙開拓時代。

當然,他們或許要先把門後面的那些敵人打敗再說。

不過根據李易的推斷,人類開始的時候基本上是會落在下方的,因為對面的科技看上去要比人類強上一些。

要不然,他們也不可能強制地改變了人類建造的“傳送門”另一邊的座標。

他們直接捕捉到了人類的蟲洞所產生的波動,然後將蟲洞的另一邊牽引到了他們那裡。

不過還好,其實點出了可控核聚變的文明的戰鬥力並沒有代差,這裡也不是三體那種一點點科技差距就能讓人絕望的世界。

這裡的人類還是有一拼之力的,而且戰勝的機率也並不小。

不過大概前期他們要吃點虧了,沒有經歷過星際間的戰鬥,只有偶爾的幾次演習的人類太空軍隊到底有多大的實戰能力實在是不好說。

不過人類的體量和生產力在這裡,如果能夠撐到後期,說不定能夠憑藉這場戰爭更加迅速地開始科技的大爆發。

蟲洞最後的名稱是“冥王星門”,本來它的官方名稱叫做“銀河系第三旋臂太陽半人馬座三星系統蟲洞一型”,不過人們還是願意稱呼它為“冥王星門”。

冥王星星門的建造很快,地球上現在幾乎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地獲取傳送門建築的進度。

而且工程竟然出乎意料的順利,無論是資料的檢驗還是機器的除錯,都十分順利,順利到幾乎所有人都對此感到意外。本來很多人都以為會出現什麼和理論方面有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這天,工程的主體終於完成了,這段時間中,透過工程飛船從海王星拉來的聚變燃料幾乎快有一個月亮的大小了。

人類現在的關於聚變燃料的運輸和儲存也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新奇技術。使得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工程船就能拉來這麼多的燃料。

人類在能夠利用龐大的氣態行星的能量之後,現在很多方面甚至都顯得有些浪費。

所以冥王星門的建造過程中,絲毫都沒有在乎能源的問題,使得這個蟲洞地開啟和維持都需要龐大的能量,即使是月球大小的聚變燃料產生的龐大能量,也僅僅只能維持不到幾年的時間罷了。

如果星門周圍的儀器過載執行,時間就會更加的縮短。

當然,實際上,這個星門也不過是一個初步實驗罷了,以後也絕對會有最佳化的。或許一年之後,這個龐大的星門估計也就僅僅只能作為教學用具了。

這是理想的情況。

現實卻是有些骨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