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塌天急道:“軍士聚眾鬧事,在大明朝就是死罪,還不算作亂?”
鐵老漢猶豫一下問孫一:“爺,今天這事,邊軍聚眾,算不算作亂?”
孫一堅定地說,“我們不管什麼大明朝的規矩,我們的規矩只能以我們的天憲為依據!”
鐵老漢仔細想了想,覺得邊軍並沒有違反起誓的任何一條,居然一轉身,招呼自己的人把刀都收了。
日塌天急了,“鐵蛋子,你怎麼……”
鐵老漢打斷他,“邊軍沒作亂!”
邊軍裡發出一陣歡呼。
邊軍裡還有人喊:“鐵爺,你還得幫著邊軍說話呢。咱的誓言裡說了,要保護同夥的權利呢。”
鐵老漢剛入鞘的刀嘩地又抽了出來,“哪個喊鐵爺!?這裡只有一個爺!”
喊話的邊軍一縮頭,隱在人群中不見了。
鐵老漢啪地又把刀還了鞘,鐵老漢宣佈:“邊軍想逃跑去種地,不是作亂!”
邊軍和百姓群裡,又發出一陣歡呼。
邊軍老兵帶頭走出兩步,對孫一說,“力德爾爺,我家裡幾輩子軍戶,祖祖輩輩做夢都想有一塊自家的田。爺仁義,許下了一百地,給我脫了軍戶,我實實在在是想去務農。我就是早上看自家的田地一眼,夜裡就死了,回去能給我祖上說一聲,我也感激爺的恩情!”
幾個膽大的邊軍也上前求情,“懇請力德爾爺開恩,準了我們去種田!我們家裡幾輩子人都感激爺!”
原來這些來自大明朝的職業軍人,從軍卻根本不是他們的本意,一旦有了機會,他們就會迫不及待地脫下軍裝。
而且他們的機會,還是孫一以天憲名義賦予的不容侵犯的“逃跑權”。
所謂天憲,就是不容違反的“公理”,沒道理好講!
放職業軍人去種田,即使在軍事上是徹底的倒退,孫一也只能認了。
孫一索性對眾人說,“咱們的誓言,每個人都能活下去、每個人都能逃跑,任何人都得遵守!”
話音一落,眾邊軍大聲歡呼起來。
“不過,我有兩個請求,希望邊軍兄弟考慮一下,“
“第一,回去種田,不能停了習武,一旦有賊人來犯,能入營殺敵。”
“第二,有志當將軍的兄弟,希望你們留下來!”
“鐵總監為人公道,要務農的兄弟,到他那裡報個名號,聽從日塌天總兵安排分批離營。”
孫一長期飛鳥人養成的性格——一旦有了決定,就堅決執行絕不猶豫。
立刻鐵蛋子老漢就被一眾邊軍歡呼著淹沒。
孫一注意到,沒有趕去報名的人,包括剛剛提拔的楊六和尕李廣兩位隊長,總共也就剩了五六個人。
孫一心裡一陣苦澀。
————————
有詩嘆曰: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