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長勝剿匪時期孫一就開始安排人手收集愛新國情報,這時孫一娓娓道來:
“遼東百姓有一句話,說的是'生於遼不如走於胡',遼東官府十幾年前就拋棄了遼東百姓。胡人來搶掠,官府都懶得上報了,明朝官兵從來都是隻救兵不救民,孫副將,聽說你是土生土長的遼陽人,我向你核實一下,情況是不是這樣?”
孫定遼遲疑一下,回答道:“建奴殘暴,聖上對遼東局勢其實是有心無力。”
孫一冷哼一聲,
“聖上不僅對遼東有心無力,對陝西也是有心無力,對大明金國也是有心無力,對朝鮮也是有心無力,甚至對京師腳下的北直隸也是有心無力。”
“眼睜睜地看著幾十萬幾十萬的百姓牲口被人破關掠走,聖上除了緊閉紫禁城門還能做什麼?被掠走的百姓聖上可曾花過一文錢贖買回來?”
“哼,這樣的君父指望別人為他君辱臣死,是不是有些可笑?老百姓立一個真龍天子當皇帝圖的可以是鎮壓妖孽,連自己的子民都護不住,簡簡單單一句有心無力,百姓要你的心有何用!”
孫定遼臉一下子煞白煞白,敢如此評價皇帝,絕不是試探自己。
滿屋子其它人都是造反出身,不由連連點頭,孫一這番話把他們內心深處對明朝皇帝的一絲絲愧疚徹底抹掉了。
孫一話鋒一轉,
“李廣,你的斥候隊這戰五人死亡,一人失蹤。犧牲的五人評為烈士功名大家都沒有異議,失蹤的一人如何評功,說實話有些不同的聲音,因為有人認為他可能是潛逃了。我想問問你,你認為失蹤的斥候有沒有完成他的職責?他出發的時候你認為他有幾分生還的把握?”
李廣正色一抱拳,
“當時派他渡河的時候,大家都明白他能否生還不到五五之數。如果不是這名斥候夜間冒死渡河發回訊號,整支隊伍必然被愛新國全殲,他盡職了。”
孫一道:“所以我的意見,這名斥候也評為烈士。如若他遭遇不測,評為烈士可以讓亡靈早日安歇。如若以後發現他完成使命之後逃命甚至主動放下武器,也無可指責。”
“鐵木百姓人人都有生存的權利,達成使命之後求自己一條活路無非是行使活下去的權利,何罪之有?”
“大家都是軍人,都知道在戰場上經常會有一些明明是九死一生的事但也要有人幹。他們去幹了,他們完成使命了,難道我們還一定要求他們死?我們有這個權利嗎?”
“如果大家同意,我想立個規矩,鐵木國的將士在盡職之後,可以主動放下武器。被俘之後,鐵木不會因此追究他的責任,不會因此影響他論功行賞,無論是贖買還是交換戰俘,鐵木要想盡辦法救他回家。”
孫一看向諸將。
尕李廣第一個表態:“我贊成!”
楊日天想起楊家將裡流落他鄉的楊四郎,想起逃亡路上斷後的兄弟,開口道:“我贊成!”
卜十九遲疑一下,表態道:“事情到了那個地步,我不會放下武器,但我絕不會攔阻弟兄們求生。”
花頭櫃對這個提議最贊成,商隊行走在外最大的風險就是被打劫,只是礙於身份不敢提前開口,這時趁機說道:“俄也臧成!其實打仗就是做買賣,諸位將軍以後打仗的時候多抓俘虜,咱這買賣就虧不了。”
莫日根點點頭表示同意。
巴特爾滿心不願意,可是事已至此,自己不同意也不頂事,只有自己生悶氣。
沒想到孫定遼學著鐵木國的規矩一抱拳:“我也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