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152章 回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2章 回家 (2 / 2)

阿勒坦,蒙語金子,又是阿勒坦汗的名字。

兀魯斯,蒙語國家。

阿勒坦兀魯斯,連起來就是金國!

和勝,蒙語高地。

土門,蒙語一萬。

和勝土門,連起來就是和勝萬戶。

土默特,蒙語土門的複數。

阿勒坦金國全盛時期有十二個萬人隊,所以阿勒坦金國治下的部眾稱為十二土默特。

莫日根老人突然明白了總部這個莫名其妙的突然任命的含義。

隨羊皮筏子第一批撤下來的是騎兵伍長和三名重傷員。

李廣校尉特別叮囑要重點照顧的最重的傷員,已經半死不活,渾身上下沒一處完整的地方。

李廣校尉說這名傷員是愛心國的滿豬。

伍長趁著沒人注意,渡河的時候狠狠地往這名傷員臉上吐了一口唾沫,

“呸!好好的人不當,偏偏要去當豬!”

伍長是渡河回來徵集遼東兵的火藥、鳥銃和火炮的。

“回家”的遼東兵,正盤腿坐地聚攏著商量是留在狼山川,還是回大明朝。

對於眼前這支服裝混在,頭領還是典型蒙古人的部隊,他們毫不起疑。

因為遼東鐵騎自己,就是漢人和蒙古人混雜的部隊。

五年前的第一次草原大戰,十萬蒙古逃人湧入遼東,被朝廷安置在關外,祖大壽總兵從中招募了大量丁壯入伍,甚至直接有兩個營三千人,從士兵到首領都是蒙古人,直接歸祖總兵指揮,乃是關寧軍中主力裡面的主力,被稱之為“降夷左右營”。

當伍長前來“借”火藥鳥銃,遼東兵聽說附近有一支旗幟鮮明的陝西鎮兵馬,一名老遼東兵呼的立起:

“我等降了愛新國,回到大明難逃死罪。不如去投陝西鎮,立功贖罪,有朝一日能和家人團聚!”

立時一半遼東兵相應,他們現在沒別的心思,就兩個字:回家。

不同意的遼東兵也佔一半:“我們受夠了,這輩子再也不當兵了。火藥武器你們儘管拿去,我們在後方給你們填火藥磨刀都行,就是不願意再廝殺。”

騎兵伍長一點也不勉強他們,帶著願意投奔“明軍”的遼東兵和一門虎蹲炮返回上游,赫然發現,對岸六七架愛新國的筏子已經下了水!

——————

參考資料(作者注:和情節無關,不感興趣的讀者可跳過)

遼東鐵騎中的蒙古人

《明檔》記載,崇禎元年三月前後,有約十萬眾蒙古部落歸順明廷,被時任遼撫安置在錦州附近,遼鎮將領即從中招募大批精壯善戰之夷人充做家丁,時錦州總兵祖大壽更直接將部分蒙古人整編為降夷左右營,以蒙古部落首領為將,成為了祖大壽直屬指揮的一直精銳軍隊,人數約三千人左右。

《石匱書後集》記載崇禎二年,後金首次入口襲擾,“袁崇煥與祖大壽率蒙古壯丁萬餘騎,進援薊鎮。”

此戰,德勝門外的明軍為滿桂部(滿桂就是蒙古人)。

此戰,後金軍與袁崇煥軍在廣渠門外對峙時,明人在“城上了望”,“有見敵兵與我兵嬉笑偶語,往來遊戲者”。

有明軍軍官評價明軍中的蒙古人:“我收養夷丁(指蒙古人),謂其善於攻戰,可以御虜故也。孰知臨陣不肯砍殺,反與奴(指後金人)講夷語日:我本夷人,爾莫傷我,我無害爾,某處是南兵(指明軍),使奴酋只向南兵攻擊,夷兵徑遁。”

崇禎八年,祖家軍的將領祖寬(胡人)、祖大樂帶以降夷家丁為主的部隊入關剿匪,祖家軍的善戰之名即在關內傳開,至崇禎九年,有人開始以“關寧鐵騎”稱呼祖大壽所領的以家丁為主力的祖家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