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75章 無線電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章 無線電臺 (1 / 2)

樹林子營地裡空地,矗立著一個用木頭臨時搭起來的架子。

日塌天滿臉焦急地仰頭望著架子上的尕李廣,喊道,“尕李,你再往高處爬一爬!”

尕李廣一手拿著對講機,答應一聲,敏捷地爬上一隻木杆頂端,把對講機放到嘴邊喊道,

“有人沒有?”

……

“有人嗎?”

……

測試對講機在明朝的電磁環境下的通訊距離,也是這次孫一外出的任務之一。

孫一在網上買的這兩支對講機,號稱最大通話距離十五公里,發射功率十二瓦,是某知名大品牌。不過這三條孫一一條都不信。

國內民用對講機的頻段是波長70厘米的U段,這個波長的電磁波繞射能力有限,完全沿著直線傳播。由於地球是個曲面,兩個距地面一米七高度的對講機,理論上互相可視的最大距離就是十五公里。

至於賣家宣稱的十二瓦大發射功率,孫一就根本沒往心裡去。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規定的民用對講機最大功率是半瓦,孫一自己的短波電臺發射功率在外接電源的情況下僅有五瓦。

孫一的短波電臺,除了可以守聽160米到30厘米的電波,還可以在160米到10米的中、短波,以及6米、2米、70厘米的的業餘無線電頻道上以調幅、調頻、單邊帶、正弦波的方式發射。雙路守聽、30分鐘防水級別、內建氣壓計、溫度計。可外接電源、可使用電池、緊急時還可使用八節五號電池供電。

孫一不止一次地帶著這步手臺,到無人的荒島上建立遠端電臺,“火腿”稱之為DX。

這款小巧皮實功能強大的電臺,卻有一個小缺點:不能和國內正規的民用對講機通話。國內無委頒佈的二十個民用對講機頻道,不在這部電臺的發射許可範圍內,也就是說這部電臺遇到正規的對講機,只能聽、不能講。

所以孫一隻好又買了兩部普通對講機,僅僅要求結實、簡單、鋰電、可usb充電。

作為一個老“火腿”,孫一信奉“好裝置不如好天線。”

對70厘米波長的對講機來說,最好的天線就是架得高的天線。孫一曾在青海的雪山頂上,用對講機和幾十公里外的驢友聯透過。所以出發前,孫一特意在營地裡搭了一個高臺。理論上每加高一米七,就能增加八公里的直線傳播距離。

而出發前,孫一的短波電臺,也經過了改裝。

其實無論是電臺或對講機,廠家的硬體裝置都是支援全頻段發射的。但是為了符合各地無線電管理機構的要求,廠家會採用跳線或軟體的方式把當地法規不允許發射的頻段鎖住。

只要簡單地焊掉幾個電阻,孫一的電臺就變成了從160米到10米、7.5米到1.3米、1米到0.5米的全段發射電臺,涵蓋了後世部分中波廣播、全段短波、FM廣播和空中電視廣播。

這其實是後世每個老“火腿”都知道的“秘密”,也是後世每個真正的“火腿”所不齒做的事情。

“火腿”們把沒有執照的野電臺叫“香腸”。“火腿”和“香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頻道的保護。一個擁擠的頻道,就好比一間噪雜的屋子,誰也聽不清楚。“火腿”的做法是馬上閉嘴,讓屋子安靜下來,而“香腸”的做法是馬上加大音量,讓自己的功率“蓋”過別人。

這些無線電頻率上,除了廣播和電視訊號,還有事關生死的海事、空管、救援、商用和通訊頻率。“火腿”的樂趣在於不斷地聯通新的朋友,而不是去幹擾正常的通訊。

但是到了崇禎五年,全世界的無線裝置只有孫一這三部電臺加一部手機。孫一想怎麼玩都行。

孫一把三部電臺的頻率調成一致。

兩部對講機的頻道乾脆鎖定,除了開機音量旋鈕和通話發射鍵,其它的鍵一律開啟機殼去除導電橡膠。對講機於是變成極度傻瓜機。

短波電臺的天線改成了專門的配合對講機頻率的70厘米波長度,其餘的天線配件一律留在營地。

在短波電臺上,設定一個FM廣播頻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