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的電池電壓低、電流弱,可以直接接到1.2伏的充電電池上。然後採用人類智慧控制充電電路的開關:不時地摸摸5號電池,稍微發熱是正常的,要是電池熱得厲害,就把電源斷開涼一會兒。
雖然過程磕磕絆絆,總歸是在踏踏實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沒想到下午的時候,牛鐵匠、薛鐵匠還有一個臨時幫忙的孤兒來了。
三人抱著一大堆的鐵罐子,“嘩啦”一下,往地上一倒。
牛鐵匠頗為得意地宣佈,“力德爾爺,給你交工了。不多不少,一共一百個!”
孫一吃了一驚,“這麼快?”
孫一拿起一個鐵罐端詳。鐵罐是扁扁的長方型,兩寸高,一分厚。罐子敞口的一側還向上伸出一小塊,這是特地留的接線柱。樣子同孫一的石膏模型一模一樣。
牛鐵匠道:“我用了爺的辦法,一會兒功夫就做了幾十個石膏模子,幾十個模子一塊兒翻砂,一塊兒澆鑄,輕省得很!”
孫一很滿意。
牛鐵匠有些賣弄,“要不是幫著老薛做銅片片,交活還能比這早。”
薛鐵匠正從一個布口袋裡不停地往外掏銅電極。
這些銅電極都沒了銅錢的模樣,變成了長方型的薄片,大小正好放到鐵罐子裡。銅片的一側連著一截三四寸的銅絲。
孫一又吃一驚。
銅電極上的銅絲粗細均勻,顯然是經過拉絲模具統一拉成的。所謂拉絲模具,簡單的說,就是一張厚鐵板,上面鑽好大小不同的梯形通孔,粗的銅條每經過通孔一次,就拉伸成通孔一樣大小的銅絲。
孫一不可置信地問:“你們的模具一早上就能鑽好孔?”
牛師傅象吃了蜜一般開心:“才10號的銅絲,根本不用鑽孔,是我鑄的生鐵模子,鑄出來稍微一打磨就能用!”
孫一徹底服了,明代人就是善於鑄造。
孫一取了一隻銅電極,把銅絲末端在一碗鏹水裡蘸一下,在鐵罐子上的鐵接線柱上來回塗幾遍,取了一支燒紅的鐵絲和錫箔條,“茲啦”一下,把銅絲焊在了鐵罐上。
這回輪到明朝的薛師傅吃驚了,
“爺!你那是什麼水?”
“我平時給人做銅壺,也會用錫來焊接。可鐵都是不沾錫的,為啥抹了爺的水就能焊到一塊兒了?”
牛師傅咳嗽幾聲,狠狠瞪薛師傅一眼。
孫一連頭也沒抬,“這叫鏹水,是我拿硝和磺一起點著了溶在水裡做成的,可以去鐵鏽和氧化層……就是銅和鐵表面上那層發黑的東西。錫能焊銅,是因為你事先用擦銅水去掉了銅表面的氧化層;鐵不吃錫,也是因為有氧化層。我這裡還有不少強水,一會兒你們帶回去一些,去鐵鏽你們用的著。”
薛師傅聞聽,掏出一把鏽跡斑斑的鐵鉗子,泡到裡,再拿出來用袖子擦幾下,鐵鏽果然都不見了。
牛師傅有些汗,嘟囔道:“我那裡又做了些擦銅水,回頭也給爺拿些來擦銅片片。”
孫一專心地幹活,“別,千萬別拿來。我聞不了臭肥水的味道,要用的話我到你們那裡去。”
牛師傅暴汗,原來爺早就知道了擦銅水的配方……
小石榴來幫忙,幾人一會兒功夫就把一百個鐵罐子焊好,然後把鏹水倒在鐵罐子裡。
孫一還是謹慎地從測量罐子的電壓開始。一個、兩個、三個,等第四個罐子一串接上,二極體立刻發出耀眼的紅光,嚇得孫一趕緊斷開電源。
這麼算的話,新做的鐵罐電池應該有0.4伏左右,電流比錫電極的碗電池大多了。
孫一一口氣串聯了70只鐵罐電池,
接上車載充電器,燈亮了,
接上充電寶,液晶屏亮了,
電池符號不停地滾動,15%的電量指示猶豫了一下,跳成了16%……
過了幾分鐘,17%……
再過幾分種,18%。
孫一樂得合不攏嘴,扭頭大喊,“奶娃,奶娃,搞幾個菜,我和兩位鐵匠師傅一起吃後晌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