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180章 烈士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0章 烈士祠 (1 / 2)

太陽落入西山。

整個天空轉成一種透明的深藍色。

多日不見的晚風帶來汩汩涼意。

黃河西岸的軍民連日征戰,終於有機會喘息一下。

營地裡來自各地的百姓,按照自己的風俗安葬這幾日的死者。

遵循古老草原薩滿教傳統的遊牧人,輕輕啜泣不敢哭喊,因為那樣會使亡靈受驚迷路,他們不向人問候,也不回答別人的問候,深深地把死者的遺體埋入地下,蓋上新土,回覆成同附近一樣的景緻,不留下一點痕跡。

接受了喇嘛教的遊牧人,給死者穿上新衣服,然後把屍首放在馬背上,狠狠地用鞭抽打牲畜,讓它任意奔走,任意顛簸。屍體在哪裡落地,哪裡就是吉祥的葬地,馬上用土塊、石塊把屍體圍起來。然後準備第三天再來檢視,如果屍體已經被野禽、野獸吃掉,死者便已經升上了天堂,否則就要請喇嘛來唸經。

更多的遊牧百姓採用和中原類似的土葬。他們將逝者屍體按照頭北腳南的姿勢放入墓穴掩埋,上面用石頭堆成墓包,墓包上立一塊白布寫有經文的魂幡。

最後一縷陽光沒去之後,一聲銃響,鐵木國的送葬隊伍起靈了。

六架繳獲的馬車,拉著六具烈士的遺體,沒有棺木也沒有蒙臉紙,烈士仰面躺著,幽蘭的天空潔淨如洗,一坨一坨的雲彩像是天空裡的羊群。

孫一為第一架馬車扶靈,楊日天為第二架馬車扶靈,李廣第三架,卜十九第四架,王悶蛋第五架,莫日根第六架。

琪琪格摘掉雙耳的耳環,默默地跟在孫一身側。

馬牛拽著硬輪木車在草原上悠悠前行,木輪吱嘎吱嘎叫著,黃的和白的紙錢飄落,沒有樂器鳴奏,只有間或響起的銃聲。

百姓們辦完自己的喪事,早在靈車到來之前就守候在路邊,這時紛紛把食物丟入燃燒的火堆。

賈道士和耿秀才走在隊伍最前面,一人打著一面白幡。

賈道士的幡上寫的是“忠義千秋”,耿秀才的幡上寫的是“萬古流芳”。

靈車在草地裡移動,不斷有遊牧人加入到凌亂不齊的送靈人群后頭,解開自己胸前的扣子。

黃河西岸所有的遊牧人都知道,如果沒有這些小夥子付出自己的生命,他們不可能渡過黃河。他們象送自家人一樣送這些小夥子最後一程。

三聲銃響。

第一位烈士躺在木板上,木板兩邊套著吊繩,徐徐送入墓道。

四個百姓候在墓道里,把僵硬的屍體抬起來進入暗室,暗室裡有窄窄一盤鋪著葦蓆的土炕,烈士終於安歇在土炕上。

耿秀才手捧黃紙,高唱著烈士的生平:

“烈士張三順,祖籍陝西白水縣,萬曆四十一年春生人,於崇禎五年入籍鐵木國。三順自幼喪母,與其兄大順、二順過活,曾言家門口有一顆棗樹,其實甚甘。三兄弟於崇禎三年逃難期間走失。三順喜食辣,性幽默,左小腿一顆黑痣如蠶豆大小。曾胸中羽箭,幸被鍋盔饃阻擋,嬉笑以此向上官邀功。崇禎五年五月十三,歿於陰山。時,敵駕筏攻島,三順以河泥塗身,隱蔽臥於河灘,待敵筏近,燃銃擊之,斃敵不下十數人,身中十七箭殞。千古!”

十幾把鐵鍬往墓裡丟土,墓坑很快被填平了,培起一個高高的大頭細尾的墳堆,耿秀才把黃紙用一塊石頭壓在墳頭,插上引魂幡。

耿秀才一個烈士接一個烈士唱下去。

這些烈士的生平是他花了一下午的時間蒐集彙編而成,力德爾爺的要求是不要冰冷的文字,要活生生的人,如果烈士的親戚日後能夠憑這些生平資訊找到烈士,就更好不過。

唱完第六名騎兵伍長生平資訊,六座新墳矗立在靜靜的草原。

耿秀才接著唱第七名烈士:

“烈士鑽天哨,祖籍陝西延川,生辰不詳,本名不詳。於崇禎五年入籍鐵木國。曾言有義兄開山斧,兄弟二人為不沾泥帳下。烈士於崇禎五年五月十二夜,身縛羊皮兩隻渡黃河舉火求援,救同袍出危難後失蹤。戰功彪炳。”

“轟隆”,一尊虎蹲炮發出一聲悶吼。

緊接著三聲銃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