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183章 實用主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3章 實用主義 (3 / 3)

“帶善、阿敏,莽古兒泰雲:’我三人若不訓子弟,縱其恣肆,殃及其身。吾等善待子弟,而子弟藐其父兄,媚君希寵,不行善道者,天地鑑察,速奪壽命。如能守盟誓,盡忠良,天地保,子孫昌盛,壽命延長。”

第五份是弟弟們和小輩的誓言:

“阿布太、得格壘、跡兒哈朗,阿吉格、多里洪、多躲、都都、姚託、芍託、查哈量、和格眾貝勒亦誓曰:吾等若背父兄而陰媚乎上,行讒間於汗、貝勒之間,天地見罪,奪其紀算。若一心為國,不懷邪曲,克盡忠道,天地鑑,壽命延長。”

至此,可以看出監督這一共和制度順利實施的是“天地”,也就是說沒有監督。

不過,即便沒有“天地”的監督和參與,難道八旗諸王自己的軍事實力就不能保證這一共和制度嗎?

應該說,皇太極太有能力了,太強了,以一人之力,搞掉了所有對手。

事實上,皇太極發誓的第一天就有兄弟不滿。在第四份兄長的誓言中,皇太極不僅去掉了努爾哈赤的第三、第四、第六這三個庶出的兄長,還把比自己大三歲的第七子阿巴泰去掉了。在第五份弟弟們和小輩的誓言中阿巴泰排第一個。

阿巴泰在皇太極繼位後馬上就撂挑子不幹了:

《清太宗實錄》載:

“先是丙寅年九月上即位,大宴畢,各回府。阿布太貝勒曰:‘揚古裡額夫、打喇漢額夫,汝二人為我奏上,今後我不出矣。若出兵,我披甲便行,若出獵,我佩弓矢便行。預宴時,令吾與諸弟侄同坐,不勝慚愧。先汗在日,恩格得裡額夫弟兄來時,令吾與四大貝勒一樣摟見,吐舍兔額夫來時,亦曾與四大貝勒一樣摟見。’二人遂奏聞。上謂揚古裡額夫、打喇漢曰:‘爾為何不以言勸他,輒來告我。’遂令回。”

《清太宗實錄》又載:

天聰元年十二月初八日,蒙古昂空都稜來,皇太極設宴款待,阿巴泰又整事,他令副將那木泰上奏說:“此宴我必不去,我無皮襖,汗所賜皮襖,俱拆毀與吾二子矣。若赴宴,令吾列於小貝勒行,見外國人,寧不慚愧。蒙古明安貝勒、巴格貝勒反坐於吾之上,我如何去赴宴。”

象阿巴泰這樣消極反對皇太極的事,以及象日後莽兒古泰那樣主動反對皇太極的事總有發生,但是皇太極都能最終化解,只能說明一點:只有七八個人的寡頭共和根本靠不住。

只要強人一出,其它寡頭立時灰飛煙滅。

努爾哈赤有言:“夫繼父為國君者,毋令力強者為君。倘以力強者為國君,恐尚力恣縱而獲罪於天!”

這件事努爾哈赤看得清清楚楚,想的明明白白。

但是這個強人在努爾哈赤這個更強的強人面前表現得中規中矩仁義孝順。

有詩嘆曰: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強人之所以是強人,就在於他可以表現得很強,也可以表現得不強,讓你發現不了、逃避不掉。

所以,簡單的邏輯就可以推匯出,強人避免不了。

共和制度最大的敵人就是產生強人的精英制度。只在小範圍的精英內部實行共和,依靠小範圍的精英維持共和,就是一個歷史的笑話。

共和制度想要穩定,就必須實打實擴大參與的人數,靠人數分權,靠人數抑制個別能逆天的強人。

假使努爾哈赤把他規劃的八旗集會議政制度擴大到八百八旗精英參與,那便大金國會猶如英國貴族議會一般穩定幾百年。

假使努爾哈赤把他規劃的八旗議政制度擴大到八萬八旗將士參與,那便大金國會猶如古羅馬自由民議會一般會稱雄區域幾百年。

假使努爾哈赤把他規劃的八旗議政制度擴大到關外所有的奴隸、文盲和笨蛋,那大金國便可以猶如警察一般對全世界指手畫腳,想收拾誰就能收拾誰,想怎麼收拾就能怎麼收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