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三等總兵官喀克都裡、杜喇兒達爾漢、阿山、葉臣、蘇完部額駙之幼子額必隆、西烏里額駙及撫順額駙之子巴顏等八人各蟒緞一、倭緞一、水獺皮二;
賜一等副將伊爾登、拜音圖、孟坦之子阿音塔穆三人各蟒緞一、緞一、水獺皮一;
賜三等副將鄂本堆、勞薩、石廷柱、格巴庫、顧三泰額駙、葉克舒、翁阿岱、達爾漢豁紹齊、侍衛墨爾根、南楚、古納塔、圖魯什等十二人各蟒緞一緞一、水獺皮一;
賜一等參將恭袞、額兒比和、翁額尼、阿什達爾漢、鳥拜等五人各蟒緞一、水獺皮一;
賜二等參將法篤、布林坎、大鼻子茂海之子蒙古爾岱、葉勒申等十七人各蟒緞一,水獺皮一;
賜三等參將圖賴和寧完我二人各蟒緞一、水獺皮一;
賜遊擊恩格圖、巴奇蘭、喀朱、張大猷、范文程、臧調元、達代等六十人各蟒緞一、水獺皮一;
賜各備禦、各哨探、各貝勒家三備禦、八旗旗鼓官等眾蟒緞或倭緞一。
於瀋陽遼陽守城各官減半給之。
副將薩克達屬下舒賽、金礪及石國柱、孫得功、高鴻中、金王和等六副將各賜蟒緞一、每二人合給水獺皮一;
參將馬拉喜等十一名各賜蟒緞、緞一;
遊擊戴青等二十六名各賜倭緞、緞一。
備禦佟阿泰等人,因留守、每二備禦合給緞一。
因病未從徵及因私事居家之官員均未賞賜。
恩格德爾額駙及該旗大臣等均免賞。免賞緣由:去尋察哈爾汗庫中財物,未龍盡數收回,反使之流散。故擬罪免賞。
明安貝勒、鄂本堆及該旗大臣等免賞。免賞緣由:將其掠獲之馬、牛、羊、羶羊等,均未交公,私行隱匿,殺而食之,任意奢侈。故免賞。
諸申獲罪大臣等均免賞賜,俟還瀋陽後議罪。
是日,晉封汗之子豪格貝勒為和碩貝勒。
六月三十日,經范文程統計,此次出征,八旗共俘獲人二萬一百五十八名、牛七千三百三十九,羊一萬四千四百五十,駝二十九,馬、騾五十九,驢八百五十三。人、畜共俘獲四萬二千八百八十八。殺男丁一萬一千三百八十。
外蒙古諸貝勒俘獲人六千四百三十五,牛八千一百二十,綿羊,羶羊一萬七千九百五十九,駝五十八,馬四十五,驢一百七十六。人與畜合計三萬二千七百九十三。其所殺人數尚不得知。總計七萬五千六百八十。
八旗新蒙古諸臺吉、喇嘛、來歸蒙古人等,俘獲之數,均未載錄。
七月初一日,阿巴海送書往張家口,書曰:
“兩家既向天地盟誓修好,凡事皆當敬天保終。
“我素不忍屠戮,唯以和好之道為念,故專意修好。兩國若享太平,則各受其福。所以首倡議和之事,並期於必成,出邊至此。”
“今擒爾等哨卒二人,旋即送還。又以我兵入邊為盜,即當爾面殺一人,餘二人各杖一百,貫耳鼻,爾方諸物,盡行送還。”
“我小國之人能遵盟如此。爾大國諸臣智者,反不送還我逃人,是何謂耶?”
“爾諸臣智者等試思,此等逃人,有損於我,有益於爾耶?宜以信義為上。勿效遼東人偏助葉赫,厚察哈爾而外我也。”
“我必愛惜和好之道,敬天保終。若爾亦不負天意,則兩國皆善矣。”
“議和時,爾等曾謂遼東地方並議在內。但遼東人向來志大言謬,難與議和,須由爾處遣人往遼東,率遼東人來議為善。
”我亦等候爾處人來議,若爾來議之人日久不至,我即乘暇來爾處相議。”
是日,滿洲大汗率軍拔營還瀋陽。
是日,宣府太監王坤趴在地上,砰砰砰向巡撫沈棨磕了三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