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木作遲疑了半晌,終於開口說道:“塔布囊,這逃跑的權利,我不止一次的聽鐵國的人說過,可是……可是我們還沒有。”
孫一問:“你們想要嗎?”
溫伸鄭重回答:“當然想要!我們祖上冒死來到草原,不就是為的逃跑嗎?”
狼山川因為是從零開發,所以採取了人人宣誓人人授權人人分地的辦法,凡不願意宣誓的,一律趕出狼山川。
九原地區人煙稠密,村落有鄉親,土地有主人,狼山川的辦法顯然行不通。而聯軍一來就打仗,這件事就一直擱置。
如今戰事稍歇,鄉親們主動提出要求,這件事就必須有個說法了。
孫一緩緩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溫總管,你們願意自成一國嗎?”
一句話嚇的溫木作差點兒坐在地上。
孫一解釋說:“九原這片地方,西到狼山川一百五十里,東到大板升一百里,無論是鐵國來管還是金國來管距離都太遠。九原又有自己的特點,青山黃河把九原抱在中間,地理上相對獨立,人口結構是蒙漢不分,經濟上農業、牧業、手工業、商業都有基礎。”
溫木作沒太聽懂,但是大概意思明白了,就是九原這地方和別處不一樣。
溫木作急忙問:“那……那塔布囊是不是不想管我們了?”
孫一笑道:“我是擔心別人把這處寶地管壞了,想讓你們自己管自己。”
溫木作立刻反對:“不成!別人來打我們,我們這麼小一塊地方,怎麼可能打的過人家?”
孫一回答:“九原平時訓練一些民兵,鐵國、金國、九原再聯合供養一支軍隊,如果有人敢來侵犯,軍隊和三家的民兵一起打他!”
溫木作稍稍定下心,“這麼說來,九原給鐵國當個外藩年年進貢,我估計鄉親們是願意的。”
但是溫木作馬上又有新的問題:“可這九原沒有王爺,我們百姓聽誰的啊!”
孫一本想回答九原根本就不需要有王爺,轉念一想還是說道:“九原怎麼沒有王爺?不是有個秦王朱軍師嗎?”
溫木作很遺憾,“秦王是個好人,可惜秦王把九原的封地辭了!”
孫一一本正經地言道:“秦王辭了封地,是因為秦王一家知道民間飢苦,不願意坐享民脂民膏。但是我把九原封了出去,就沒有收回的道理。你們更應該體察秦王的良苦用心,自己管好自己。”
溫木作張張嘴,說不過孫一,又不甘心九原沒有王爺做主。
孫一知道普通百姓的心情,他們是習慣了,想找一個心理上的依賴。
於是孫一道:“這樣吧,儘管秦王辭了封地,你們仍然可以虛尊秦王。就是百姓以秦王為君主,但是君主什麼事都不管,也不向百姓收稅。”
“至於你說的九原向鐵國進貢稱臣,沒有這個必要。我們三家以後合稱聯邦,有了事,九原、鐵國、金國三家各自出人開會商量著來。”
資訊量太大,溫木作一時接受不了,他試探著問道:“是不是就像草原上結盟的臺吉定時會盟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