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爾哈朗的滿洲兵攻勢為之一頓,沙坡子上三營士氣大振。
虎蹲炮的鉛籽和弩炮的炸彈落入艦隊前方的滿洲兵人群,滿洲兵大亂。
滿洲兵有的向後跑,有的向前湧。向前湧的潰兵立刻衝亂了濟爾哈朗在坡下的部署。
卜十九惡狠狠地下令,打掉所有的火藥和炸藥!不成功,便成仁!
三艘裝甲艦一面緩慢前進,一面傾瀉炮火。
密集的爆炸聲彷彿沒有盡頭,驅趕著喪失了最後一絲自信的滿洲兵。滿洲兵宛如受驚的馬群,裹挾著拼命叫喊的統帥濟爾哈朗衝過沙坡子,頭也不敢回地一路向北逃亡。
沙坡子上殺紅了眼的孫定遼命令李廣看守住前側陣地,自己親率後側守軍反衝鋒。
士卒們揮舞三眼銃和腰刀,民夫們揮舞斧頭和鐵鍬,居高臨下從陡坡向下喊殺。滿洲披甲兵見大勢已去,連出溜帶滾地竄下山坡。
兩軍在沙坡子下勝利匯合,孫定遼見了卜十九第一句話就是:“還有多少炸藥?”
卜十九兩手一灘:“沒了!全打光了!”
孫定遼急道:“那怎麼辦?”
卜十九道:“沒辦法,只有唱空城計了。”
孫定遼狠狠心,“好吧!就唱一出空城計!”
於是兩艘裝甲艦氣勢洶洶地一南一北卡住水道。卜十九親率自己的指揮艦返航為孫定遼壯膽撐腰。
孫定遼帶領一小隊士氣高昂計程車卒,居然去接收沙坡子南側的滿洲兵棄械投降!
滿洲兵剛才親眼目睹了三艘裝甲艦的兇殘,現在又見孫定遼的小隊有持無恐,只好指望聯軍能說話算話,棄械不殺。
“棄械不殺”是聯軍戰前的既定政策,違反了這時候兩軍作戰的通行原則,不僅滿洲兵將信將疑,聯軍很多人一開始也想不通。
崇禎五年的時代,對待被俘敵人通行的原則是“不投降就殺掉,投降了心不誠也殺掉。”
什麼是投降,就是搖身一變掉轉兵刃成為原來主子的敵人。
什麼是棄械,就是放下武器主動成為俘虜。
二者之間有巨大的差別。
按照朱軍師給聯軍士卒的標準解釋,滿洲兵大部分都是病人,得了一種叫做“死的隔膜”的病。這些病人原本也是滿洲國的受害者,在長時間受欺負之後得了心病,竟主動成為滿洲國的爪牙。
聯軍普通士卒便理解為,滿洲國有一種妖術,時間長了可以迷失人的心竅。滿洲國施展妖術,源源不斷地把可憐人變成自己的幫兇。聯軍不可能殺儘可憐人,只能斷了滿洲國的妖術,慢慢地讓他們恢復心智。
所以孫定遼的受降小隊對待俘虜更多的是一種憐憫的態度。
他們向滿洲兵保證:“放下武器吧,絕對不會殺掉你們,也不要求你們投降。”
“是蒙古人的,過些日子放你們回去草原。”
“是女真人的,過些日子放你們回去原來的老家。”
“是漢人的,想回明朝的可以回明朝,不想回明朝的可以留下。”
“即便是滿洲人,只要主動放下武器,我們也保證不殺。”
“看見我們的大炮船了嗎?不放下武器,立刻叫你們死無全屍!”
滿洲兵只能選擇相信這些人的話,紛紛丟下兵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