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279章 金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9章 金溝 (1 / 2)

孫一之所以決定撤兵,不再痛打落水狗,是因為牛犢兒說了一句話: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這是本地老鄉的一句諺語,意思是說在夏天的時候,看見滿天朝霞就會下雨,看見晚霞就預示著晴天。

孫一笑問牛犢兒:“你這話準不準?”

牛光天鄭重地回答:“八九不離十!夏天都是刮東南風,朝霞就是東邊的雲裡有雨。”

孫一立刻高度重視。

陰山的雨季就是因為夏季時來自東南方向的太平洋暖溼氣流形成的,本地老鄉的這句諺語其實有深刻的科學意義。

山裡一下雨,雨水彙集到山溝,山溝裡所謂的路就會變成河道。

孫一帶領三營撤到金溝後,通訊兵隊隊長孤兒老大向他彙報:“從昨夜開始,氣壓在不斷地下降。”

兩方面的資訊指向同一個預測:“雨季要來了。”

……

一天一夜之間,留守金溝口子障城的孔有性在金溝內側十幾裡的一處平臺高地上修了一座炮臺,吊上去隨三營船隊運來的兩門將軍炮、兩門虎蹲炮。

孫一下令三營在炮臺下的谷地休息,他和楊日天登上炮臺。

從金溝到炮臺本沒有路,炮臺上計程車卒放下軟梯,二人攀梯而上。

炮臺上佈置的頗有章法,炮火可以覆蓋金溝兩個方向來的敵人。如果再加上幾門合蟬弩炮,這個據點完全可以阻擊溝內的滿洲兵堅守到援軍開到。

炮臺唯一的威脅來自背後的野山,民夫正在那裡修建碉堡。

這個孔有幸辦事穩妥,為人實在,在青山嘴的時候就是李廣“陝西鎮”的三名總旗之一,當初率領本總旗人馬陪花頭櫃下大板升“拉貨”。

孫一看過他的簡歷。

聯軍每一名士卒都有一份正式的簡歷。內容有姓名、籍貫、年齡、家裡還有什麼親戚、愛好、特徵、經歷等等。簡歷的目的只有一個,萬一士卒陣亡,憑著這些內容,烈士失散的親人也許日後可以找到他。

孔有幸的簡歷上寫著:“遼東蓋州人,祖籍山東,有弟失散,名喚有德。遼瀋失陷,兄弟二人先投奔東江鎮毛文龍,後有性投奔錦州祖大壽。”

孫一讀完簡歷就一直想找個機會同孔有幸好好聊聊。

孫一先囑咐孔有性為火藥做好臨時防雨措施,然後彷彿不經意的問道:“孔旗總,有你兄弟的訊息嗎?”

孔有幸神色黯然搖搖頭。

“你和你兄弟當初是怎麼失散的?”

孔有幸回答:“當初我倆都在皮島毛大帥手下,三年前袁崇煥無緣無故殺了毛大帥,東江鎮的弟兄們涼了心。有德說皮島不能呆了,我們弟兄兩個最好分開走,萬一折一個也不至於斷了香火。關寧軍糧餉足,有德讓我去投奔祖大壽;登萊巡撫孫元化為官清廉,有德去投孫大人。後來就沒了音訊。”

孫一一愣。

孔有性的兄弟果然就是那個大漢奸孔有德。

按照歷史記載,孔有德現在應該已經在山東反叛,明年會攜帶大炮戰船投靠滿清,一舉使滿清的火炮數量和火炮技術領先明朝。

不過,大漢奸去投奔孫元化,怎麼居然是因為他認為孫元化為官清廉!

而且,孫一一直有一個疑問,史載明朝增援大淩河的四萬援軍在崇禎四年九月二十七日被擊潰,大淩河守軍在崇禎四年十月二十八日開城投降,孔有德奉命率八百騎由山東增援大淩河,在崇禎四年閏十一月二十八日途經一個叫吳橋的地方因為士卒吃了當地大戶一隻雞引起糾紛而叛亂。

前後相隔這麼長時間,難道就沒人告訴孔有德前方已經沒有必要去增援了嗎?

四萬大明援軍都報銷了,孔有德的八百騎不是去送死嗎?這樣視死如歸的壯舉,難道不應該是壯懷激烈的忠君愛國之士嗎?怎麼就造反了呢?

孔有德不是八百騎兵嗎?怎麼就一下子發展到十幾萬人?而且還掌握了明朝最先進的火炮技術和火炮人才?

草原之戰,讓孫一已經意識到滿清寫的歷史完全是胡扯。

滿清的史書說皇太極率十萬大軍征伐草原。實際上呢,兩萬而已。呵呵,十萬,先算算要多少糧草吧,騙騙以前不通軍事的孫程式設計師還行,現在看來就是睜著眼睛不要臉地說謊。

滿清的史書說林丹嚇得率部眾倉皇西遷青海。實際上呢,林丹早早就率部眾和皇太極打游擊。

滿清的史書說皇太極五月二十七日攻佔庫庫和屯以後,大軍一日行馳七百里橫掃草原。實際上呢,阿巴海要斷糧了,呵呵,一日行馳七百里,騎的是可以空中加油的摩托車吧?

孫一搖搖頭,決定把滿清胡寫的歷史全部忘掉,僅僅相信已經確認的事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