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269章 綁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9章 綁腿

崇禎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卯時。

三營於黎明前趁涼快行軍,深入金溝二十里休息。

先一步騎馬到達的本地嚮導和通訊兵已經進山偵查。

對於此戰,孫一和楊日天的都同意要避免和滿洲兵正面決戰,但是具體打法二人有分歧。

楊日天認為三營需要尋找險要地段進行阻擊;

孫一認為經過改革之後的三營沒有火炮,但是具有高度的機動性,應當選擇最難走的地段在運動中尋找戰機。

楊日天問:“不阻擊賊人,滿洲兵衝進金溝怎麼辦?”

孫一答:“把兩到三成的滿洲兵打成傷兵,他們自然就撤兵了。”

於是楊日天同意了孫一的方案,並由孫一指揮作戰。

說實話楊日天已經不會指揮三營了。三營不同於這個時代任何一支部隊,沒有輜重,沒有營寨,楊日天習慣的作戰先立於不敗之地等原則已經不適用了。所以這次楊日天誠心誠意想學習一下孫一如何指揮三營。

孫一對如何指揮三營也兩眼一摸黑。他只是按照邏輯一步一步地改善三營,結果三營有了一些近代軍隊的影子。但是孫一即不瞭解明朝軍隊如何打仗,也不熟悉近代軍隊的作戰路數。對於三營這個中間形態的怪胎,孫一隻能摸著石頭過河。

三營在擴編了一部分當地的百姓後總數不到四百人,主要作戰力量全部是步兵,有步弓手、鳥銃手、三眼銃手、刀盾手。

步弓手是全營技術含量最高的兵種。一張弓的製作要很長時間,弓的養護也很講究,三營使用的弓很雜,有蒙古彎弓、明朝開元弓、滿洲弓。一名合格的弓手需要幾年的磨練,現在還要會用合蟬弩炮。

以前孫一對弓箭有誤解,以為弓箭是一種遠距離作戰武器。打了幾仗孫一發現弓手更多的是接近到敵人十幾步開外放箭。這個距離弓箭的準確率高、力道大,可以輕易地刺破盔甲射入身體,對敵人造成很大傷害。

三眼銃手是全營技術含量最低的兵。三眼銃的打造簡單,幾本不用專門養護,打仗的時候手抖得不厲害就行。新兵在老兵的教導下幾天就能熟練掌握。

孫一在三眼銃的黑火藥中加入了一點點炸藥,三眼銃的聲音頓時響多了,銃子的有效攻擊範圍明顯增加,五十尺以內基本上指哪打哪。

鳥銃手多為大淩河老兵。聯軍不具備打造鳥銃的能力,相當一段時間內鳥銃都得靠繳獲。不過三營現在的鳥銃全部使用屁股開花的木塞子鉛彈,打得比原來的鳥銃距離遠一點點,威力大一點點。三營長李廣和一伍鳥銃手使的則是有三條膛線的盤龍鳥銃。

刀盾手除了要扔木頭飛雷,倒是和別的軍隊的刀盾手差別不大。

除此之外,三營還有別的軍隊根本沒有的擲彈筒手、萬人敵手、通訊兵、衛生兵。

三營長尕李廣對孫一親自指揮作戰充滿信心。他本來就是一名普通士兵,對怎麼打仗原本就沒概念,爺說怎麼打就怎麼打。

另一個對孫一充滿信心的是牛犢兒牛光天。

當孫一調出手機裡的離線衛星地圖,向牛犢兒詢問具體位置時,牛光天看了半天,發現這是從天上看大青山,馬上問出了和溫木作同樣的問題:“塔布囊是不是從天上來的?”

孫一給出標準答案:“我不是神仙。”,牛犢兒回覆的目光特別意味深長。

前方的嚮導和通訊兵透過望遠鏡和旗語接力傳回情報,發現滿洲兵!滿洲兵正在翻越一座山脊。翻過這座山,再翻一座山,下到一條小山谷就能順著走到金溝。

孫一立即命令三營進入小山谷迎著滿洲兵開進。

小山谷內狹窄崎嶇,走不多遠就全是膝蓋深的野草。

孫一故意讓三營在草裡走了兩里路,然後下令全體必須打綁腿。

三營早就下發每名士卒一對長布條,寬三寸,長五尺,一端分叉成兩個細條。走路的時候綁腿,受傷的時候作止血帶,還可以臨時捆東西。

不過三營的老兵油子多,都推說打了綁腿之後小腿肚子發脹不好用。新兵見老兵不用,紛紛地也把嶄新的白布條卷好珍藏。三營中主動打綁腿的,只有一些山民出身的人。

所以孫一故意讓不打綁腿的人吃點苦頭。

綁腿在後世的近現代戰爭中起過很大的作用,曾是各國部隊的標準配置,孫一在後世登山的時候還經常打綁腿。

行軍打綁腿的作用第一是防止走路、尤其是登山時間長了血液在下肢淤積引起第二天小腿痠痛,第二是防止野草樹枝牽掛和山蟲螞蝗叮咬。

命令一下,小腿上被野草劃滿了血道子的老兵們沒人再嫌綁腿會讓小腿肚子發脹了,坐在地上帶頭裹綁腿。孫一毫不客氣地把他們從地上踢起來,讓他們站著裹綁腿。

打綁腿其實很講究,秘訣之一就是站著裹。先從鞋幫開始繞腳踝平裹,將鞋口嚴封,然後每裹一圈或兩圈將綁腿翻個面,這樣才能保證綁腿平貼腿面不斷向上一直打到腿彎,最後用綁腿末端的兩條細布帶交叉打個結。

裹得時候腳踝處要緊,上面可以稍微鬆一些。綁腿太緊則邁不開步,太鬆則容易掉。

三營全體人員打完綁腿後面貌煥然一新。

大家都成了白腿子,彼此取笑一番,再行軍時速度卻大大加快。

等大家都看習慣了白腿子,慢慢的有人覺得,綁腿配上纖維頭盔和裝甲護胸其實挺威風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