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哈朗、嶽託和薩哈廉正在商議早晨的進攻方案。
第一方案是集中兵力打下東石門山炮臺,吊上去紅衣炮轟擊石門障城。
這種方案先難後易,一旦拿下東石門山炮臺,攻下石門障城只是時間問題。
第二方案是集中兵力突破長城,步卒插到敵後從背後攻擊石門障城。
這種方案先易後難,步卒沒有器械攻城死傷會很嚴重。
三人正討論時,忽聽得山谷裡幾聲炸雷,緊接著如萬馬奔騰一般滾雷不絕於耳,片刻之後東西兩座石門炮臺向谷中開炮。
一名護軍急急忙忙地跑來稟報:“炸營了!馬全驚了!披甲們都要回去捉馬。”
滿洲國八旗兵出征,戰馬兵器都是兵士自備。這次出征草原不少滿洲披甲賣牛買馬湊盤纏,實指望可以發一筆橫財。
結果戰利品沒搶到,還把自家的馬弄沒了。
如果不抓緊時間找回自家的馬,怎麼回家?
山上的八旗披甲誰也呆不住了,星星點點的火把匯成一隊一隊向山下撤退。
吉爾哈朗長嘆一聲,下令退兵。
所幸聯軍並沒有乘亂出擊。
早晨天亮,吉爾哈朗後撤十里紮營。
滿洲右翼大軍忙碌了一晚上尋找失散的馬匹,最終十成馬匹損失四成,人員傷亡近千、糧食斷絕,好訊息是馬肉遍地有的是。
昨夜還在意氣風發地討論如何進攻,早上三兄弟的議題已經成了要不要撤兵。
薩哈廉和嶽託兩兄弟意見相左,僵持不下。
薩哈廉反對撤兵,“夏天馬肉放不了多久,撤兵改走其它通路只要兩天大軍就會捱餓。”
嶽託反問:“士氣成了這個樣子,仗還怎麼打?”
昨夜倖存的蒙古兵被嚇破了膽,失去馬匹的諸申披甲怨天尤人。天雷地雷、天龍地蛇助陣對手的流言已經蔓延。
滿洲右翼大軍士昨日氣尚可的時候都打不下石門,現在確實更無勝算。
吉爾哈朗想了半天,只問嶽託一句:“如果就此撤兵,黃太吉那裡你怎麼交代?”
嶽託默然,無言以對。
吉爾哈朗分析道:
“賊人善守,所依仗的是地形。加之昨夜偷營得手,士氣正旺。”
“反觀如今我軍兵多馬少,士氣低落。攻城本就是我軍短處,將軍炮毫無用武之地,紅衣大炮作用有限,再強攻下去於我軍十分不利。以我之見,石門障城我們索性繞過不打!”
“令士卒佯攻石門炮臺,重點卻是準備水攻。派出人手重點在石門口築壩攔水,待水位上漲之後掘口沖毀河道里的拒馬和壕溝,騎兵一股作氣從側面衝過障城。”
“賊人偷襲我們,我們以牙還牙,我們也偷襲他們!築壩攔水的同時派遣無馬步卒翻山繞過長城,深入賊人後方搶馬、搶糧、燒房、殺人。”
“只要到了平原,沒人能是我們滿洲大軍的對手。到時我們兩路合兵一股,一路殺向大板升報仇雪恨。”
”只是如此一來紅衣大炮和將軍炮只能原路返回,改走庫庫和屯白道。紅衣大炮先留下一段時間掩護築壩攔水,最後時刻再撤;至於將軍炮,根本沒什麼用處,趁早拉走!”
嶽託和薩哈廉不約而同地表示同意:
“好!”
“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