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參謀長孫定遼從各營抽調人手裝備,五十人分乘八架蘆葦筏子,攜帶六門虎蹲炮、兩門將軍炮,於中午時分下黃河順水漂流。
一路上黃河蜿蜒曲折,仿如一條白色的長龍,距離青山南麓時近時遠。
這一段黃河水勢低平,幾乎每年春天凌汛的時候黃河都會改道,河道由著自己的性子在十幾裡寬的範圍內擺動。
參謀部下發的地圖上沒有黃河的具體位置,所以孫定遼只能依據北面的陰山山峰來判斷路程。
兩岸不見人煙,八架筏子緩悠悠地漂流,彷彿天地間的生靈就剩下了這幾架筏子。
筏子客言道:“這一段人煙少,到了石門水就稠了。”
“筏子的好處是白天走、夜裡也走,參謀長莫急,讓弟兄們在筏子上養足精神。明日看見南岸的昭君墳,土河道變成石頭河道,咱們離石門水就不遠了。”
第二日一早孫定遼醒來,雖沒看見昭君墳,卻見到北岸牛羊成群。
騎馬的牧人在岸邊高喊:
“哎——,河裡打五芒星旗的,你們是塔布囊派來的救兵嗎——”
筏子上計程車卒奉命高聲回應,“對!——”
牧人撥馬就走。
過不多時,岸邊出現七八騎,高舉皮囊向筏子搖晃。
筏子上來自二營的遊牧士卒道:“他們這是備下了筵席,請我們去吃席呢!”
士卒們在筏子上窩了一夜,這時也急需要一個地方大大地方便一下。
孫定遼於是命令筏子靠岸。
提著褲子計程車卒剛一上岸,就被牧人熱情地拉住問長問短。
“你見沒見過塔布囊駕著雲彩從天降落?”
“塔布囊的座騎前面有一輪太陽,後面有一團煙霧,是不是真的?”
“你見沒見過塔布囊帶來的天地初分時候的神火?”
“咱們塔布囊是不是不信佛?”
這些人衣著都是典型的遊牧裝扮,髮型各式各樣,卻都能說一口關內晉陝口音的漢話。
牧人在岸邊鋪開氈子,從皮囊裡倒出羊奶,從口袋裡取出炒糜子,還要為參謀長殺羊烤肉。
孫定遼以軍情緊急為由,謝絕了牧人殺羊,心內卻萬分感激。
以前在遼東,官兵只救兵不救民,還要同百姓搶奪糧食,官兵與百姓形同水火。在這裡兵民簡直就是一家人。
交談之後,孫定遼瞭解到這些牧人是最先出發去投奔鐵國的難民。牧人的牛羊群中,倒有一大半是商隊的財產,是花頭櫃委託他們順路趕去狼山川。
再向東走,後面的難民和牛羊更多,狹窄的地方牛羊都已經塞住了通路!
最讓孫定遼驚呀的是,據說莫日根和一條龍短短几日已經募集了不下一千的人手!
簡單吃過飯,參謀長命人上岸走陸路,騎快馬隨同嚮導去報信,自己率領八架筏子繼續沿河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