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的木單眼銃發射煙幕彈就是給勁,射程遠遠大於愛新國的大弓。
這麼好的東西,力德兒爺給起了一個極難聽的名字,叫作“擲彈筒”。
新作的煙幕彈大小和擲彈筒正好吻合,分為“速效型”和加入鹼面的“持久型”。衝鋒前先發射的是“速效型”,衝鋒後發射的是“持久型”。
藉著煙幕的掩護,楊日天的人馬分散衝擊到愛新國的眼皮子底下,放肆地用弓箭和三眼銃收割他們的性命,最關鍵的是在離開之前還甩進去幾顆催淚彈。
聯軍的黃火藥加硫磺加辣椒麵製成的催淚彈是馬的剋星,靈敏的馬鼻子根本受不了這個刺激。
可惜的是催淚彈體積太大,“擲彈筒”發射不了,必須跑到敵人跟前,點著以後用胳膊甩進去然後立刻撥馬就跑。
催淚彈的效果立竿見影,這邊剛丟進去,那邊馬就驚了。
發了瘋的馬群把阻擋它們逃生的愛新國士兵無情地踏在腳下,嘶叫著衝出白色煙霧。
駕著大車的駑馬被卡在愛新國士兵的屍體之間動彈不得,狂躁的向後不停地尥蹶子。
有這群驚馬的幫忙,愛新國的這股人馬的崩潰速度比參謀部最樂觀的估計都要快得多。
同愛新國護軍纏鬥的二營的一支隊伍戰法陡然一變。
巴特爾率領騎兵斜刺著衝鋒接近愛新國護軍,像以往一樣射出曼古歹,愛新國護軍立刻發箭還擊。
就在騎兵要像傳統曼古歹那樣掛角離去的一刻,巴特爾率騎兵突然衝向愛新國護軍。
雙方都已經過了弓箭的射程,這時候按正常打法就是雙發騎兵硬碰硬地對砍了。
英勇的愛新國鑲紅旗護軍立刻抽出馬刀,吶喊著對沖過來。
陰險的大金國和勝萬戶左翼第二營士兵摘下馬鞍上掛著的電三眼銃。
愛新國護軍搖晃著馬刀接近二營士兵,二營士兵迎面就是一銃。
沒有披甲的愛新國護軍立刻連人帶馬一片血肉模的糊嚎叫著栽倒。
不屈不撓的愛新國護軍前赴後繼,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
巴特爾輕輕轉動手腕,按一下大拇指,再按一下大拇指。
三銃打完,巴特爾從馬鞍上換上另一支裝填好的電三眼銃。
迎面呼嘯而來的愛新國護軍副將睜著不可置信的大眼睛,那神情分明就是說:“你玩賴!”
回答他的是巴特爾的第四聲銃響。
二馬錯蹬的一瞬間,巴特爾一伸手,愛新國護軍副將的那頂紅纓帽到了巴特爾手中。
愛新國護軍副將窟咚一聲栽倒在巴特爾身後。
雙方交錯位置。
巴特爾撥轉馬頭,準備率隊發起第二次對沖,卻發現愛新國護軍僅剩的七八匹馬頭也不回落荒而去。
巴特爾扣上紅纓帽,呼嘯一聲率隊增援二營另一支馬隊。
這支馬隊由於聯軍裝備有限沒有裝備三眼銃,依然在同愛新國護軍用曼古歹戰術纏鬥。
巴特爾的隊伍剛一接近,愛新國護軍立刻撥馬就跑。
巴特爾也不追趕,兩支馬隊合兵追殺四散的愛新國徒步甲士。
草原上頓時哭爹喊娘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