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丁二少比行慧師兄多想了一層,大炮的最令人感到恐怖的不是發射轟擊的時候,而是即將要發射的時候。
既然是氣勢,那氣勢洶洶、氣勢恢宏,充其量只是壓制,讓勝利的天平向自己這一方傾斜;那麼如果是能夠以洶湧氣勢,讓對手感到畏懼放棄抵抗,達到那不戰而屈人之兵呢?
這才是氣勢的正確開啟方式!
“師兄,那你覺得,何種氣勢最適合我那血炮拳?”
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該向大佬請教還是得請教。
“你我兩人的拳道都偏向於剛猛無鑄,威猛霸道,你感覺哪種氣勢最適合於你?”
行慧師兄反問道。
丁二少陷入沉思之中,他對這方面確實不咋的瞭解,他的注意力全放在穿甲破壞、爆炸殺傷、劇烈焚燒三位一體、瞬間完成了!
“比如龍的飛騰縱橫,虎的威猛氣勢、猴之靈,燕之巧,雞敏好鬥,鷹鷂猛等。”
“亦或者金剛怒目,力破千鈞,震天懾地…………”
“虎威,虎威,我感覺這種氣勢最適合我。”
虎,獸中之王,山獸之君,它威猛、堅強、勇敢;在人們心目中,虎是驅邪避災、坐鎮震懾、平安吉祥的象徵。
虎圖騰源自伏羲時期,且早於龍圖騰。對於虎的崇拜,存在各個民族宗教中:
在道教中,老虎被視為天門的守護神,道教經典被稱為“龍虎經”,煉的丹藥則稱為“龍虎丹”。
在佛教中,虎還被馴化,成為為宣傳佛法服務的“禪虎”。
常見的虎畫,有“下山虎”和“上山虎”之分。人們相信老虎是極具威力的動物。它們能夠驅除家庭的三大災難,即火災、失竊和邪惡。
“下山虎”多為餓虎撲食的姿勢,常常配上雪景山石,突出虎威,用來鎮宅避邪。此類虎畫,應當掛在迎門牆上,借其兇猛的氣勢,鎮住入侵的邪崇。
上山虎”一般採用抬頭望月的姿勢,飾以松枝明月,顯得寧靜深遠,寓意平安無事。此類虎畫,應當掛在室內側牆上,取其步步登高之意。
除了虎畫之外,還有用大紅紙剪出各種各樣以老虎為題材的窗花,並用五色線紮成虎形香包,還有虎頭帽、虎頭鞋和布老虎…………
可見其虎威,在民間的影響之深之廣!
最是下山猛虎威 鎮宅避邪寓意深。
猛虎下山嘯致遠,碧泉出壑奔流長。
再比如在軍伍之中,為取老虎的威猛,以壯軍旅聲威。帝王授予臣下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稱虎符,用以遮護城邑或營寨的竹籬稱虎落,武官服飾多有虎圖。
兵書的代稱為虎略龍韜,克敵制勝的策略稱虎略,軍營稱虎帳,勇猛的軍隊稱虎旅,勇武之臣稱虎臣,勇猛的戰士稱虎貔,勇猛的騎兵稱虎騎,舉動威武稱虎步,威武的氣概稱虎威,勇士稱虎賁。
就連大周皇朝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國子學,都稱“虎館”或“虎闈”;開科取士的進士榜,也稱“龍虎榜”。
不過一提到這開科取士的進士榜,丁二少就覺得迫在眉睫,這一次錯過了,下一次還要等上個數年。
等待是最無聊與痛苦的事情,這程序又得加快,別在走火入魔了!
而在修煉世界之中,虎最著名的就是二十八星宿,也就是常說的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