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雖然不少人沒有見過似錦本人,因而不認識她,可是她會掙錢的名聲早就傳遍整個大街小巷。
原來是良笙的娘子買他贏啊,那他們還有啥好勸的,人家有錢,一萬兩銀子算個啥……
夫子和族長也各掏了十兩銀子買良笙是解元,見似錦意氣用事,拿出一萬兩銀子下注,也勸她別糟蹋銀子。
可似錦油鹽不進,她堅信良笙是最棒的那一個。
族長和夫子讓良笙去勸似錦,良笙一句“隨她去”,差點讓兩個老人吐血三升。
這小兩口就這麼視金銀如糞土嗎,能分給自己一些“糞土”嗎?
終於到了放榜日,貢院門口被圍得水洩不通。
雖然良笙的終極目標是考個舉人,可也做不到像考秀才時那麼淡然。
畢竟人都是有貪念的,會有得隴望蜀的想法。
那時只要求考中秀才,能不能拿小三元不強求。
可現在他已經拿了小三元,就想考個解元,即便他以後不再往上考,這解元聽著也威風。
而且娘子下了一萬兩銀子的賭注賭他贏,他就更想考中解元了。
離貢院最近的酒樓,二樓一個座位已經喊到了五兩銀子。
似錦毫不猶豫地在掌櫃面前拍下一百兩銀子,一口氣包了二十個座位,還點了好茶一壺,配著點心,和良笙、族長,以及拉拉團邊吃邊等放榜。
巳時,遠遠就能聽見放榜的鑼鼓敲響了,坐在酒樓裡壓注的賭客,和參加鄉試的考生全都沸騰了。
大家紛紛嚷著:“放榜了,終於放榜了!”然後如潮水一般往貢院門口湧去。
有些狗仗人勢的小廝大聲喊道:“讓開,都讓開了,我家公子必中,你們這些人不要擠!”
一個省的秀才多如牛毛,而鄉試卻是三年一科,每個省錄取人數少的只有七八十,多的也不超出一百,唯有京城所在的直隸每一科錄取的舉人才會超過一百。
似錦他們所在的省,按規定是一百個,那就絕不會多錄取一個。
一百名以後的,哪怕是一百零一名,也只能下一次再考。
這樣激盪的心情下,乙榜一貼出來,大家擠來擠去的去看上面的名單。
所有考生都想找到自己期望中的名次。
考進一百的,已經欣喜若狂,沒有考進一百的,有人痛哭失聲。
下賭注的只關心魁星是誰,因此將視線落在了榜首。
這時有人吃驚的瞪大了眼,失聲叫道:“竟不是董才子!”
什麼?!乙榜魁首竟不是董才子?
那是誰?!
不少人都是一臉難以置信。
“呀!榜首是我們家老爺!”
打頭陣去看榜單的司墨司硯欣喜若狂,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他們一個被擠掉了帽子,一個被擠掉了一隻鞋。
馬上有人跟著在喊:“是夏良笙,去年的案首夏才子!”
緊接著有人高喊:“南山書院的夏良笙考中解元啦!”
不少人跟著喊。
這聲音如波浪一般,一浪高過一浪,傳到了還坐在酒樓喝茶吃點心的良笙眾人的耳朵裡。
良笙是解元!良笙真的中瞭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