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3章餉銀失蹤 (4 / 4)

這麼多餉銀想要調包絕非易事,應該有內鬼接應。

可是查來查去,竟然沒發現內鬼,說明他們作案手段極其隱蔽。

那麼怎麼調包才會絲毫不會被發現?

良笙陷入了沉思,細細梳理著太子告訴他的每一個行程細節。

經過反覆分析,陸路的行程被他排除了。

如果是在陸路的行程調包,必定有陌生車輛靠近押運餉銀的隊伍,那樣早就引起押運官兵的警惕,並且驅趕陌生車輛。

那就只能是在水路的行程階段被調包了。

因為水路可以不用船隻靠近,只用組織人員潛水到船底與內鬼交接即可。

押送餉銀的船那麼高大,押送的官兵只會留意甲板和外圍,誰會想到船身的吃水線那裡有人在靠近!

但是在水路調包也是有疑點的。

用鐵炭代替白銀,一箱鐵炭那麼重,是怎麼用人力扛去調包的?

這得做個實驗,一個水性極好,力量極大的人在水裡能不能負重一箱白銀,而且箱子上的偽造封條還得保證不弄溼。

良笙前世在長江邊長大,水性極好,而且力氣也大,可他挑戰失敗。

那麼之前推測的調包方式難以成立,那會是用什麼方式調包的?

良笙苦思冥想也想不到方法。

既然鑽進了死衚衕,那就換換大腦吧。

他向來懂得勞逸結合,只有大腦永遠處在最好的狀態,思維才會保持敏捷。

他信步在大街上散步,看見有兩個人在一個賣麵條的攤位那裡吃完麵,付了銅子就要走,那張剛用過的桌子忽然散架了。

賣麵條的小攤販立刻拉住他們兩個要求賠桌子。

那兩個食客當中的一個不以為意道:“不就是桌子散架了嗎?多大的事!”

三下兩下就把散架的桌子給拼好了,還讓小攤販錘了錘,又搖了搖桌子,確定結實,這才走了。

良笙眼睛突然一亮,他怎麼就忘了華夏的傢俱全都是採用的榫卯。

根本就不需要一顆釘子,只要合縫得好,傢俱能用幾百年。

既然不需要釘子,如果設計一個活動的小機關,那就既可以把銀子拿出來,又可以把鐵碳塞進去,用不著偽造有封條的箱子去掉包。

這樣一來,箱子上的封條就不會破壞,根本不須費力巴拉的扛著裝有鐵炭的偽封條的箱子潛水調包,所有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良笙立刻調轉身子,回到了太子下榻的地方,把自己的分析說給太子和俞知府聽。

太子立刻找了能工巧匠,很快就按照良笙的要求打造了一隻木箱。

這隻木箱的背面有一塊可以活動的木塊,把那塊木塊抽掉,就能把箱子裡的東西一點一點撈出來。

然後把替換的東西放進箱子裡,再把那塊木塊還原合縫,箱子完全看不出來動過手腳。

太子和俞知府全都驚訝的看著良笙。

也不知道這傢伙腦袋是怎麼長的,他們一點沒有眉目的死案經他梳理,竟然梳理出了這麼重要的線索。

太子看向他的眼光極為親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