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的秋雨和春雨一樣,下起來就沒完沒了。
這場秋雨一下就下了三四天。
一場秋雨一場寒,再加上本來就已經深秋了,天氣就更冷了。
在家裡還好,穿夾衣就行,可出門在外得披件披風了。
似錦只有冬天的披風,還是從程家帶回來的,秋天的披風一件也沒有。
雨停的當天,就帶著青菱給自己和良笙各買了一件成品的披風先穿著。
又拿了布料,讓給她家做了帷幔的那家裁縫店給她夫妻各種兩件秋天的披風。
那家裁縫店不論給她家做的帷幔,還是帳子,以及給下人們做的衣裳都不錯。
似錦很滿意,所以才又找他家做,還打算以後自家的衣裳全都交給他家做。
那家裁縫店的老闆姓蔣,上次接了似錦家那麼大的訂單,賺的錢相當於小半年的收入。
似錦再來,蔣老闆夫妻兩個分外熱情。
蔣老闆看了她拿來的幾塊布料全都是淨面的,道:“披風必須得繡花,不然穿著不好看。”問她要不要繡花。
現在似錦家已經今時不同往日,穿衣自然比以前要講究。
似錦道:“繡花沒問題,就是不知道大叔這裡花繡的怎樣。”
在古代分工也是很明確的,想要繡的花精緻好看好看就得找繡莊。
雖然經過大半年的練習,似錦繡的花也很精緻好看。
但是她只願意繡繡帕子肚兜和鞋面,在衣服上繡花工程實在太大了。
她又不是沒有繡過,感覺一條裙襬的花繡下來,她都要得頸椎了。
她做針線只是為了怡情和打發時間,而不是勞累自己。
所以能交給別人繡的花,她絕對不會自己繡,她只是擔心蔣記裁縫鋪沒有出色的繡娘。
蔣大叔陪著笑道:“我大閨女的花就繡得很好看。”
蔣嬸子立刻拿了她大閨女繡的樣品給似錦看。
似錦一看果然精緻好看,答應讓他們家給她定做的披風上繡花。
蔣大叔一家都很高興,繡花是要加不少工錢的。
主僕倆回到家,阿秀笑盈盈的把她為良笙做的靴子給呈了上來。
這都過去十幾天了,似錦早就把這事給忘了,見阿秀這麼長時間才做好一雙靴子,十分無語。
雖然慢工出好活,但這也太慢了吧。
而且鞋帽店賣的高檔鞋做的不比阿秀差。
所以,家裡養個會針線的丫鬟似乎沒多大的用處……
已經過去這麼多天了,兩個田莊的地應該已經犁好了。
中午吃過飯,似錦讓留平去僱了一輛牛車拉著要種的種子和青菱駕著騾子車去了柳樹田莊和千畝田莊。
雖然選荒地重要,但還可以等一等,播種卻不能耽誤,所以似錦才安排先播種。
不過今天如果有空還是看一看哪裡有合適的荒地。
主僕倆先去了柳樹田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