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縣離府城有五六個時辰的車程,良笙吃完烤羊腿,就靠著車廂的一角睡去了。
待會破案,需要保持大腦清醒,不休息好,到了案發現場怎麼能做出快速又有效的判斷?
俞知秋見狀,更是吃驚地瞪圓了眼睛,這傢伙不僅能吃還能睡,這種環境居然還睡得著!
用手肘輕輕碰了碰鄧掌櫃,用極小的聲音質疑道:“這傢伙真的能夠破案嗎?”
鄧掌櫃極其肯定的吐出一個字:“能!”
良笙聽到他們的對話也只當沒聽到。
天微微亮,眾人到達府衙,俞知府正焦灼不安的等著他們。
見他們來了,他耐著性子要給他們安排早膳。
別人尚可忽略,良笙是他的救星,不能也不敢怠慢。
良笙善解人意道:“早膳不急,直接去看現場吧。”
俞知府親自引路,邊走邊道:“二十八萬庫銀一間庫房放不下,還多出十來箱,就放在另一間庫房裡,不見的是另一間庫房的五萬兩庫銀。”
良笙聽了這話,也覺得監守自盜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是監守自盜,肯定二十八萬兩庫銀全都盜走,不可能只盜五萬兩。
當今皇上對貪墨深惡痛絕,只要犯了貪墨罪不是問斬就是流放。
別說盜五萬兩庫銀了,哪怕五百兩,只要被抓,後果都是一樣的。
既然冒這麼大的險,按理說不會偷一小半,留一大半。
到了庫房門口,良笙仔細檢查了庫房的門鎖,果然如俞知秋所說的那樣,完好無損,不禁皺眉。
如果排除了監守自盜,這就是個密室偷竊案,這就難破了。
良笙沉默地進了庫房內。
俞知府親自舉了大蜡燭給他照明,他是他唯一的希望。
事情已經過了好幾天了,什麼足跡之類的線索早就找不到了。
良笙在心裡輕嘆了口氣,看著牆角那十幾口包著銅角,掛著大鎖、貼著封條,裝稅銀的木箱,問:“當時這些箱子都沒有被動的痕跡嗎?”
俞知府十分肯定道:“沒有,封條全都完好無損。”
良笙疑惑地問:“那你們是怎麼發現銀兩丟失了?”
“當時負責看守庫銀的官員進來檢視時,無意中撞了一個箱子,那箱子居然被撞倒了。
這就不可思議了,要知道一個箱子裡面的銀子有三千多兩,哪容易撞得動,這才發現銀子不翼而飛了。”
封條好好的,銀子卻不翼而飛了,難道這個時空還真的有隔空取物的法術不成?
良笙沉思著打量著四周,連房頂都沒放過。
一團小小的灰塵從房樑上落下來,差點迷了他的眼。
俞知府忙抱歉道:“這個庫房已經有些年歲了,樑上積了不少灰。”
良笙略一沉吟,道:“拿把梯子過來,在下想上去看看。”
其實他有輕功,縱身一躍就能上房頂,但是不想讓外人知道。
俞知府忙令人搬了一把梯子過來。
良笙一手舉著蠟燭,爬上去一看,房樑上果然積滿了灰塵。
他用一根指頭抹了一把灰,眉頭微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