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芝麻眾人以前從沒見過,更別說種過了,可這小麥和黃豆他們也都種過,畝產量遠遠沒有似錦家的高。
所有農作物收割完畢,並且曬乾了,村民們又蠢蠢欲動,等著似錦分他們種子。
特別是小麥和黃豆種子,他們格外期盼。
如果來年有似錦給的高產小麥和黃豆種子,說不定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似錦之前答應免費贈送各種種子。
可是小麥和黃豆種子不可能像別的種子那樣只贈送幾斤。
如果每家每戶贈送幾十斤,全村一百多戶人家,光小麥種子就得贈送五千斤出去,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似錦考慮了兩天,把村民們全都召集起來。
直截了當的跟他們說,如果想要免費的小麥和黃豆種子,她每家每戶只能贈送五斤。
五斤不夠,想要更多,就得自己花錢買。
馬上有鄉親問,自己買是什麼價。
似錦笑答道:“你們買,自然是市場價。”
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除了里正和族長大叔兩家上限為一百斤,每家每戶每種種子限購五十斤。”
不能不加上這一條,怕有的鄉親鑽空子,在她這裡評價買了種子,然後拿出去倒賣。
她可以幫助鄉親們,但絕不願被利用算計。
雖然只少量贈送,以賣為主,可價格和市場價一樣,鄉親們不僅沒有怨言,還對她感激不盡。
全村一百多戶人家,每家五十斤黃豆,五十斤麥子,換誰也送不起,人家肯以市場價賣就已經十分仁義了,鄉親們買得心甘情願。
儘管似錦種的是高產芝麻,可白芝麻畝才也就一五斤斤左右,黑芝麻兩百斤左右。
十畝芝麻也就收成了兩千斤左右。
今年就先不忙著賣芝麻種子,似錦打算明年種一兩百畝的芝麻,磨成香油賣了,等把紅利先吃了,後年再賣種子。
芝麻有個特點,只要不受潮,放個幾年都不會變質。
似錦拿了一百斤白芝麻磨香油,準備賣給鄧掌櫃。
之所以選白芝麻,是因為白芝麻出油多,一斤能出四兩香油,而黑芝麻一斤只能出三兩左右的香油。
據說用傳統工藝榨芝麻油有三種方法,但似錦知道的只有一種,那就石磨水代法。
這種方法磨出來的香油在前世叫做小磨香油。
為了磨芝麻油,似錦特意去買了一個小石磨回來。
磨香油第一步是要把芝麻炒香。
炒芝麻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炒嫩了或者炒老了都不行。
炒嫩了出油率就會降低,炒老了味道、口感會差很多。
接著,用石磨磨炒好的芝麻。
再把磨好的芝麻醬倒入大鍋之中,加入熱水裡充分攪拌均勻,這個過程稱為逛油。
一鍋油逛完需要八個小時。
油逛好之後,水和醬充分融合在一起,並且沉入鍋底,而油就被漂浮在表面,這個時候就可以取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