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和汪氏全都不善的看向吳氏。
當初她們兩個在吳氏的煽動下,給她打掩護,接應她從良笙家偷出來的東西,只有米麵油,沒看見良笙所說的五兩銀子和那對金手鐲。
難道是這賤人獨吞了?
她那麼貪財,這種事她肯定做得出來!
難怪她許諾她們每個人半兩銀子的好處!而她們兩個卻因為有半兩銀子的好處偷偷竊喜,傻得沒救了。
吳氏雖然沒有偷銀子和金鐲子,可是被兩個妯娌懷疑的目光看得心虛起來。
說話都有點結結巴巴:“那個短命鬼滿嘴胡說八道,你們還要相信他的話?
我們得趕緊宣告我們啥也沒有招供,萬一家裡有人上了他的當就麻煩了。”
白氏和汪氏只得暫且內部矛盾放在一邊,和吳氏一起喊冤:“爹,娘,我們啥都沒說,不信你問這些鄉親們!石頭就是來詐你們的!”
現在必須同仇敵愾,化解危機,不然以後在村裡咋做人哪!
夏老漢本來就將信將疑,聽了這話就想喝斥良笙,忽然覺得肚子隱隱有些作痛。
這時幾個孫子哭喊著跑到他跟前,有著他的衣服大哭:“祖父,我們中了毒,是不是馬上就要死了?”
這幾個孫子大的雖然已經有十二三歲了,可小的只有七八歲,經不起良笙一欺一詐。
再加上自從剛才吃了從良笙家偷回來的豬舌、豬肚沒多久就開始鬧肚子,就越發懷疑自己中了毒,嚇得哭喊聲震天。
圍觀的鄉親們全都古怪地看著夏氏三妯娌和夏老漢等人。
大家七嘴八舌議論開來。
一個鄉親道:“沒想到我們村又多了個禍害,以後出門,家裡都得留個人,不然怕賊惦記!”
另一個鄉親善意的嘲諷:“你們家窮成那樣,不用留人,哪怕不鎖門,也沒有賊會進去。”
那個鄉親反駁道:“話可不能這麼說,阿笙家的米麵油都叫人家給偷走了。
我們家雖然沒有米麵油,但是有高粱啊,那可是全家人的口糧哩。
如果被偷了,我們一家人就等著喝西北風。”
鄉親們個個都裝出驚弓之鳥的樣子:“那我可得回去把我家的兩升高粱藏好,要是被偷了,我們全家也要餓肚子的。”
“我家的幾件補丁摞補丁的衣服也得收好,偷了就沒有穿的。”
眾人邊說邊哈哈大笑。
夏老漢顧不得鄉親們的冷嘲熱諷,只覺得肚子越來越痛。
低聲懇求良笙:“阿笙,我們都不知道那個豬和豬舌頭是你大嫂從你們家偷的。
他說買來孝敬給我們的,我們不知情啊,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告訴我們買哪幾種滷料解毒吧。”
良笙面無表情道:“告訴你們解藥方子也不是不行,不過前提是把你大兒媳偷走的五兩銀子和那對金鐲子賠給我們,我就告訴你們解藥方子。”
夏老漢忍著腹痛,吼叫著命令吳氏立刻把銀子和金鐲子給交出來。
吳氏欲哭無淚,一再表明她真的沒有偷銀子和金鐲子。
良笙不屑道:“什麼玩意,為了一點金銀,連全家人的命都不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