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前,東京都文京區,千代田線湯島站附近的高階公寓內,
八奈見彩乃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拿著手機,文字打好又刪掉,刪掉又打好,猶豫了很久,還是傳送了訊息——
「大老師,打攪了。那個.我想選A,可是我沒有憧憬的人(您除外),另外,討厭的人也沒有具體的物件.」
大老師很快回了資訊,
「那我來指定吧,朋友的話,二年級副學生會長紫藤美櫻怎麼樣?」
八奈見彩乃看到訊息,直接坐了起來,
「(哭臉表情)難度會不會有點太大了.」
大老師光速回復了資訊,
「那就藤原理事長吧。」
為什麼難度反而提升了?大老師太嚴厲了吧!
八奈見又一頭栽倒在床尾,回道,
「(哭笑不得表情)根本不可能吧.」
「你看,如果將決定權交給其他人,就會有超出自己接受度的風險。你要學會為自己負責,讓自己做決定。」
自己真的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嗎?
八奈見仰躺在柔軟的床上,伸出手,出神地看著自己手上的刺青——三隻盤旋的飛鳥,
「大老師,但是,如果我選錯了怎麼辦?」
「就像你學說話和走路一樣,沒有試錯的勇氣,就沒有正確的能力。另外,你覺得什麼樣的朋友是錯的呢?」
「那種外向到讓人感到壓抑的人…我說傷心事時,他們會說一個自己更慘的事,我說開心事時,又會說一個自己更開心的事。我想表達的東西總是被覆蓋住,然後不斷接受他們的喜好,還有沒來由的建議。」
大老師的電話忽然撥過來,八奈見又驚地坐起,接通了電話,
“你可以仔細說說過去的交友經歷。”
八奈見抱住雙腿,黑歷史一般的記憶,如水底泛起的淤泥。
她閉上眼睛,對著電話那頭,傾訴著自己幾次失敗的交友經歷。
“謝謝,不需要芬達,檸檬茶就可以。”
大老師那頭出現了女孩子的聲音,自己打攪到大老師的約會了嗎?
“八奈見,從那種交際裡脫離出來是正確的選擇。他們那些說法並不是友好的建議,而是干涉、控制、扼殺。
法蘭克福學派的哲學家哈貝馬斯在交往理性理論中提到過——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需要遵循三種原則,【真實性、真誠性、正當性】。即不要和喜歡用誇張的段子和樂子消耗你時間的人來往,否則會消耗你的正常認知;不要和喜歡說假話,不真誠的人來往(顯而易見的傲嬌除外),否則會被背刺;不要和用錯誤的方式方法和你交流的人來往,否則你將無法得到尊重。
所以,交友前多觀察,和正直、誠信、博學的人交往,不要和便辟、善柔、便佞的人交往。”
八奈見有點後悔沒有錄音了,大老師總會說一些自己記不住的人名…
“好的。那個…選擇朋友的時間.可以放寬一下期限嗎?”
“可以,觀察是需要時間的,體育祭結束前告訴我答案就行。沒什麼事我先掛了。”
“好的,謝謝大老師。”
八奈見放下手機,想成為孤獨的強者,先要學會交朋友嗎?
就像要成為好學生,先變成壞學生一樣荒謬的事情,自己居然接受了。
大概,因為他是大老師吧…
大老師總有他的道理。
再一次躺在床上,舉起手來,繼續看著手腕上的飛鳥刺青,家裡人和學校老師也沒對自己紋身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