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自身陰暗面是對付他人陰暗面最好的方法——榮格】
巧盡心思設定博弈,讓懷勒教授在良心的抉擇中沉淪,接著在透過探討和詭辯來侵蝕對方的理智,最後則是以衝擊力的結果讓大健出現在了他的面前,為懷勒教授畫上一個無比美好的餅。
因為李明是一個極其陰暗的人,於是在他心裡總是在計算著怎麼樣能夠一步步摧毀對方的底線,但基於懷勒教授的這個問題上,他顯然想錯了一點。
拋開和超凡有關的東西不說,這個世界的整體科技水平大致相當於前世的兩千年左右的樣子,但同時因為超凡力量的突然出現,過快的加速了科技的飛速發展,導致了很多知識的積累沒有循序漸進的累積,也就是說有很多一部分的基礎科學仍舊停留在前世二十世紀階段。
一邊這個世紀有關端粒的資訊還並未被發現,因此在李明說出了這個可以被稱之為驚世駭俗的言論之後,懷勒傻愣愣的麻在了原地。
另一邊,李明畢竟不是一個生物學家或者醫學家,他對端粒相關的知識也是從高中課本自學上得來了,這就造成了一個誤會。
這輩子沒在學校呆幾天,李明潛意識的認為了這個知識點也同樣的出現在了這個世界中。
但實際上,就上輩子來說,1973年蘇·聯科學家發現端粒會發生補償性的縮短機制,他同時提出了端粒具有“年齡”的假設,並相信這一機制和癌症發生相關。1984年美澳科學家證明了端粒酶的出現,但是在2009年他們以此摘取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才透過一些媒體誇張的標題成為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朝聞道夕死可矣,醫學是科學,成就一個科學工作者唯一的品質,就是專注於真理。
結合自己豐富的積累,在聽到了李明講述的端粒的作用後,懷勒教授幾乎篤定了這個東西很可能存在,於是他合乎情理的展示出一個追求真理科研工作者的品質,直接將良心道德全扔到了一邊去:這特麼是探究真理的事情,不管是十個孩子還是一個孩子,撞死就撞死吧!
·······
“李先生,你再想想你說的那個端粒是在哪裡看到的?還有沒有其他的什麼東西?”懷勒教授站在李氏金融的辦公室中,看著用手撐住額頭的李明說道。
那天冷庫中,根本不需要魚青雨在分辨懷勒教授是否在說謊,他眼神中那股狂熱讓李明感覺有些事情好像跑偏了。
隨後的幾天,懷勒先是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簽署了協議,接下來便是拉了幾個人從學校辭職。
在李明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援下,懷勒帶著自己的團隊與部分名為【大健】的原材料,泡在了海爾斯藥廠新設立的研究室中開始找尋李明口中名為【端粒】的物質。
科學的發展很多時候難的並不是佐證,而是沒有方向和目的的試探。
就像是愛迪生尋找適合的材料用來做燈絲一般,如果直接有人說你要不試試“鎢”這種材料,那便會少去前面很多繁瑣的工作量。
在早就成熟的技術下,僅僅只用了一週時間端粒便被懷勒團隊發現,隨即證實了李明隨口的說法,這樣的結果直接讓懷勒癲狂了。
懷勒並不在乎李明用【在一本舊貨市場筆記本上看到這種粗劣的藉口】來敷衍自己,他在乎的是這個鬼知道從哪裡來的筆記本上還寫著什麼。
“小夥子,你再想想那本子上還寫著什麼?別藏著掖著,不行我再寫兩篇文章誇誇你們的保健品,這可是關乎到整個人類醫學和生物學進步的大事情。”懷勒教授就像是李明耳邊的蒼蠅一般重複道,而這已經是一上午李明第八次聽到這句話語了。
如果問怎麼做局,怎麼騙人李明還能說點什麼,可對於這些專業性極強的東西,李明哪知道後面的方向是什麼樣的。
一遍一遍的安慰著自己,懷勒教授很有價值,還不能死。
李明揉著自己的太陽穴看著面前這個倔強的老頭嘆了口氣說道,“我真想不起來了,這樣吧,你儘管拉人,隨便研究,經費上面不夠只管找我,怎麼樣?”
盯著李明看了良久,看樣子似乎真的榨不出什麼油水了,懷勒教授這才將手背到身後,一臉可悲可嘆的搖著腦袋離開。
一直站在一旁的魚青雨,在懷勒教授離開後,終於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好了,別笑了,乾點正事吧。”